第6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旁若无人的低语,让秦纮有一种自己是多余的错觉,他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商市里守卫,守门同时向他守礼,然后拉开大门让秦纮等人入内。谢知一进入商市就闻到一股臭味,她眉头不易察觉的皱了皱,这几乎是所有商市都有的缺点。现在出行基本就靠牲畜,有牲畜就避免不了这股味道,所以谢知对逛商市兴趣不大,每次在古代逛商市,她都有一种逛动物园的错觉。
  幸好地上还算干净,因为商市有规定,一定要看好自家牲口,一旦弄脏商市地面就要罚款,所以大部分商人都会谨慎的看着自己牲口,一有迹象就拿着木桶在牲口屁|股底下凑着,不让牲口弄脏地面。
  谢知进入商市才发现这里非常大,各种买卖都有,小的有针头针脑,大的甚至还有买卖牲口的,谢知还看到有买稻米的,就是价格十分昂贵,毕竟北方不产稻米,稻米都是从南方运来的。在南北在打仗,这么一点稻米是商人们在开战之前运来的,卖完就没了,故价格比平日还贵。
  谢知惊讶的问秦纮:“五哥,这里稻米这么贵?”她看阿娘似乎三顿都吃米饭的,从来没有粟饭。
  “稻米是从南方运来的,价格会贵一些。”他见谢知面露讶色,解释说:“我们平时府上的稻米是派专人从南方运来的,一年一次。”
  “这边不产稻米吗?”谢知问。
  “稻米是南方的。”秦纮温声给谢知科普常识,“北方只产粟米和麦饭。”
  “不是,我知道北方主产小麦和粟米,我就是想问现在东——”谢知回想了一会,试探的说出一个地名,“高句丽?”
  “高句丽怎么了?”秦纮问,高句丽离怀荒也不远,他留守怀荒一来是提防柔然,一方面也是提防高句丽。
  “高句丽也没有稻米吗?”谢知问,高句丽的区域范围包括沈阳、长春和南北朝鲜吧?朝鲜不是很早就有农民种植水稻了吗?
  “高句丽有种植稻米?”这点秦纮也不是很清楚,“具体我不清楚。”
  “那里土地很肥沃,适合种各种粮食,就是种地比内地还要辛苦,开冬就要把冰冻的土地砸开,一年也只能种一季稻子。”谢知说。
  “稻子还能种两季?”秦纮自认自己不是五谷不分的人,都不知道原来稻子还能种两季。
  “可以的,江左天气比这里暖和,就能种双季稻,等到了朱崖洲(海南)都能种三季了。”谢知说,占城稻就是最天然的双季稻种子。
  “江南果然是好地方。”秦纮赞道。
  “这边也好,这里的土地比别的地方都肥沃。”谢知说,现在黑土地应该形成了吧?
  秦纮只当谢知是安慰自己,只笑着点头,他怎么不觉得这里土地有多肥沃?不过他知道在阿菀口中,天下没有一个地方是不好的,到处都是山清水秀,山好水好。谢知是真心这样认为的,她觉得祖国大好河山,就没有不好的地方。
  谢知跟秦纮在集市中慢慢的逛了一大圈,也不见谢知有买任何东西,秦纮也不奇怪,阿菀能瞧得上这里的东西才怪,他就是带阿菀来散心的,逛完商市,秦纮对谢知说:“我们回府如何?”他还记得小姑娘小时候不过逛了一会集市,身体就累得吃不消了,之后在秦纮心目中继母和阿菀都是体弱多病的存在,就跟自己母亲一样。
  “好。”谢知出门大半天,也不觉得很累,但也想回去休息,她还要跟阿娘商量怎么顺利死遁,别的都要计较,就是代替的尸体不好找,她总不能去盗尸吧?附近农家倒是有人愿意把尸体卖给自己,但跟自己相差有点大,她担心验尸会露出马脚。
  秦纮问谢知:“阿菀,你觉得那商市如何?”
  谢知说:“还行。”
  秦纮笑道:“还行?我以为你去了以后就不想去了?”他能看出谢知离开商市后明显松了一气。
  谢知赧然说:“我就是觉得味道有点不好闻。”
  秦纮附和道:“我也觉得那里不好,曾想让他们不要把牲口牵入商市,但是不让牲口入商市,他们就随意乱放,附近环境更脏乱。”
  谢知说:“可以开个停马场。”
  “停马场?”秦纮品位这三字的含义。
  “对,开个类似小型牧场一样的停马场,用来放置前来的牲口,请几个人定时打扫兽厩卫生,牲口还能积肥,积得肥料可以用来种牧草、豆子,出售给牧场里的牲口吃。”谢知说,她见秦纮听得认真,干脆多说些:“商市也最好分几个区域,比如牲口可以在停马场出售,免得污染集市环境,食物归食物的区域,日用品归日用品的区域,这样大家也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商市里乱逛。”
  她顿了顿补充道:“五哥可以让官家在这里开个食肆,这里来往的人这么多,食肆生意一定很好,人手可以雇佣那些军营中的伤残兵。”她知道伤残兵的后续处置一直很让继父五哥头疼,他们也可以跟别人一样不管,但不管的话,秦家的兵就对他们没那么多忠心。
  秦纮何等敏锐,脑子里一转,就知谢知说的这些做法大有可为,他笑着说:“好,我找人问问,若能建成,我给你分红。”
  谢知道:“不用了,我就随口说几句,哪能要你分红?五哥要是真想谢我,不如凤容帮你做件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