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世间,有几个蠢人?
  为了利益聚集在一起的人,终归有一天还会因为利益分开。
  谢成堂一倒,那些害过她的人又能有什么好?
  酒席散场,吃饱喝足的众人打着手电筒,三三俩俩的结伴回去,口中依然忍不住谈论着李拾光:“你说建国大哥到底怎么养孩子的?怎么两个孩子都养的这么好?拾光就不说了,省状元,我们村百年来也没出过一个省状元啊,这个省状元一出,我们李家村十里八乡都有名了。就是建国大哥家大的那个,博光,那也是个脑子活络的,以后小一辈当中混的好的,必定有他一个。”
  村里出了个省状元,他们虽然高兴,但到底难免心底泛酸,道:“是啊,儿子有出息,女儿也有出息,以后这兄妹俩守望相助,不愁不兴啊。”
  “是不是二房的风水比较好,老祖宗的坟我也是年年祭祀,放的爆竹烧的钱也不比谁家少啊?怎地我们四房就出不来一个像样的?老将军是二房的,族长是二房的,李建军是二房的,现在出了个李拾光,还是二房的。”
  他们口中的老将军叫李振,是开国将军之一,不过因为建国后转入外交部门,所以55年没有列入授衔名单。
  新中国成立后,李老将军先后担任了我国驻匈牙利首任大使兼管我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外交事务、驻印度尼西亚大使、外交部副部长、驻法国首任大使、我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天朝第一副部长,兼天朝党组副书记、部长和对外文委党组书记、主任,中顾委常委等职。
  开国先后两代领导人称老将军是‘能文能武’的政委,‘将军不辱使命’,更称赞他‘为党为民、忠心耿耿、无私无畏、正气长存’。注1
  可以说是李氏一族近五十年来成就最高之人。
  说起李老将军,在当地,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李氏一族也因为出了李老将军,在当地甚有威望。
  提起李老将军,李氏一族的人都不由与有荣焉地挺了挺胸,想到他们都是二房的人,心里又不由酸涩的要命。
  “女儿再出息也是人家的。”
  “话不能这么说,再怎么说她也姓李,嫁了人也改不掉她姓李的事实。”
  “唉!”村长重重地叹息了一声:“可惜了。”
  几人也都叹惋道:“是啊,可惜了。”要是考上省状元的是博光多好。
  “妈的,我家那几个小兔崽子,让他们做作业跟要他们命似的,都是儿子,怎么人家的和我家的就差这么多?”
  “老子当年比李建国成绩还好,我就不信我儿子就比他儿子差,这几个小兔崽子敢不争气,我把他腿打断!”
  说着说着,几个人想到自家孩子,气就不打一处来。
  几人回家自是对自家孩子严格要求不提。
  他们都打定主意,回去就找个好日子就把老祖宗的坟修一修,再给老祖宗多烧点钱,嗯,还要带瓶好酒。
  李爸爸今晚喝的特别多,和当了镇长的四伯聊了很久兴致依然高涨。
  看得出来他很开心。
  四伯走后,李爸爸将他当年的奖状、毕业照片等保存的十分完好的物品都拿出来,一一怀念,然后指着毕业照上面一个身子修长挺拔面容俊秀的青年,对李拾光得意地说:“你爸爸我当年也是十里八乡数得着的,不然怎么把你妈妈追到手呢?”
  李妈妈脸一红,给他灌了一杯醒酒茶下去,啐他:“赶紧醒醒酒吧,喝了点马尿就说胡话了。”又对李拾光道:“快去睡吧。”
  老家是红砖瓦房,只有一层,早已被爷爷奶奶打扫干干净净,上面铺着洗的干干净净的凉席,外面罩着青纱帐,纱帐外面的椅子上立了个台式风扇,呼呼地吹着凉风。
  农村的夜晚并不那么热,凉风习习,漫天星斗。
  叔叔李建党今晚也喝了不少酒,脸颊驼红,十分高兴。
  他扛着小儿子在肩上,李爷爷生怕他喝多了把自己小孙子给摔了,连忙追出来把手电筒拿给他:“走路慢点,看着点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