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安乐居一时名声远扬,甚至成了西州大同这里的一处景点,惹得无数人只为吃一顿饭,或者欣赏欣赏张彦瑾翠屏山下的别墅,就跑到西州大同来。
  随着无数小饭馆的开业,来西州买煤的人也有了吃饭,居住的地方,也让西州大同的村民们赚到了更多的钱,可谓是互惠互利。
  在张彦瑾的安排下,安乐居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道新菜。
  大魏朝还没有炒菜,大多数人家里只是炖或者煮,张彦瑾非但推出了烤鱼,还有鱼香肉丝,干煸茄子等菜。
  由于琥珀酒实在是卖得太好,张彦瑾建立了一个酒坊,专门酿造琥珀酒,供来往的路人购买。
  可就在这无限风光下,张伍一在盘算采煤场的收益时却有些发愁。
  “天气慢慢热了,买煤炭的人变少,不是很正常吗?”张伍二陪着张伍一来别墅里找张彦瑾时,大大咧咧地劝慰着张伍一。
  张伍一一语不发,若是西州这边煤炭销量走低,长安城那边的卖煤铺子肯定早就卖不动了,若是不想想办法,这几个月里,只出不入,他的心是怎么都安不下来。
  张彦瑾在听了张伍一发愁的地方后,哈哈一笑道:“你们可还记得我那会儿让你们制作炉子并且继续制作煤球的事情?”
  张伍一和张伍二点点头,这一段时间忙着开客栈的事情,他们差点就把这件事忘记了,只是每日过去视察视察就完事了,现在想来仓库里的炉子恐怕已经堆不下了吧?
  “天气渐渐热了,锅炉烧火灰尘大,火势烫人不说,还不好收拾,但是煤球和炉子就不一样了,只需要用我们设计出来的铁夹子夹出来,就可以了,省事又省力。”
  张彦瑾解释一番后,又道:“天气变暖,就是我们要把炉子和煤炭卖出去的时候了。”
  将这边的事情全权嘱托给张伍一和王石王久两兄弟之后,张彦瑾便带着装好的煤炭、炉子、铁夹子,和张伍二一起回到了长安城。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何况是瑞国公府的天之骄子周齐晖、谏议大夫的儿子王俭庭之子和以无赖出名的张彦瑾三人之间的消息呢?
  春末夏初之际,周齐晖、王俭庭、张彦瑾三人再次成了长安城的名人,供大家无聊时谈论。
  周齐晖从这件事在长安城传开之后,就被周勤勒令闭门思过。王俭庭比周齐晖还不好过,回到家之后,就被他父亲抽了一顿,关在家里,再也不让出来。
  在长安城老百姓津津乐道之下,每天操劳政史,两耳不问窗外事的张仲谦也听到了传闻,他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有些无奈地靠在凭几上,久久没有说话。
  他这个侄儿以前是花天酒地,不学无术,只知享乐,虽说是小错不断,可从没有过大错。
  可自从自己在朝堂上把他打了一顿之后,他就不再留恋烟花之地,更没有渔色女性,反倒是开窍了,开始务实事,不过每一次惹得麻烦也越来愈大了。
  朝堂之上,周勤虽然没有和他针锋相对,可却也甚少接触。
  现在张彦瑾如此羞辱周齐晖王俭庭,等于说是把他放在了和周勤、谏议大夫王理格的对立面上,再加上上一次张彦瑾又当堂和御史刘岩时针锋相对,这等于说,这三系加起来,可以说把文官集团差不多都得罪完了。
  从和皇上马上打天下起,他就从来没有站党立派,一直都是遵守中庸之道,可张彦瑾这么一闹腾,彻底把他在朝中的立场给改变了。
  张仲谦一想到以后麻烦事可能会越来越多,就想把张彦瑾抓起来抽一顿。却隐隐又有些无可奈何,从张彦瑾折腾马镫和马鞍,到折腾出红砖,水泥,蒸馏酒这些新颖的东西,他就觉得他这个侄儿不再是以前只会惹事的那个小孩子了。
  和张仲谦相反,在庙堂之上的皇上听到张伍二在大同把杜家逼走,又羞辱了周齐晖和王俭庭的消息后,倒是神色淡淡,什么都没有说。
  张彦瑾迎着春风,一路赏景观花回到了长安城。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是春意浓浓,郊外草长莺飞,到处都是出来郊游,赏春作诗的长安城子弟们,当然也有陈溯这种,完全是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们。
  连日来的舟车劳顿让张彦瑾一行人并未多在长安城郊外停留,而是直接奔向长安的纵横三十八街,往宁国公府邸而去。
  迎街而立坐北朝南的宁国公府邸门前两头石狮子经阳光照射,越发显得虎虎生威,衬托得宁国府门楣阔气中不失庄严。
  哒哒的马蹄声伴随着青草香气来到了宁国公府邸外,但听一声悠扬的嘶鸣声,马蹄四脚高扬停了下来。
  头戴黑色幞头,身穿锦绫长褂的少年张彦瑾稳坐马上,略黑的脸颊上带着淡淡的笑意,凝视着宁国公府邸的大门。
  他身边的干瘦少年轻盈的从马上跨下,小跑到大门前拿起沉重的金狮嘴中所挂的铜环,重重地敲击着大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