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洪熙文学奖(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然发表的文章不多,但是文人向来向往更有文采者,朱瞻墡振臂一呼说要颁布洪熙文学奖,必然响应甚多。
  “你的燕京大学什么时候开门收学子?”
  “回父皇,半月之后,广纳天下学子,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朱高炽念叨着这句话,然后说:“瞻墡你先准备吧,关于洪熙文学奖也可以准备,瞻墉你看看有什么帮的上忙的地方,帮着些你弟弟,瞻墡长期不在京城,燕京大学你得让三哥帮帮你。”
  “儿臣明白。”朱瞻墡知道这是朱高炽想让朱瞻墉来插手这件事情。
  想想好像也没什么不好,朱瞻墡自然应下。
  说完了朱瞻墡的事情,朱高炽看向了朱瞻基说:“瞻基,现在国内平定,北伐事宜可以准备起来了,北方雄师百万,全由你调动,这一次要将瓦剌赶出去,朕不会相信他们的投降。”
  开国第一战,北伐瓦剌,朱高炽虽不是个喜欢征伐的皇帝,也觉得北方的大漠对于大明的用途有限,但是在朱棣面前发过誓,这也是他当皇帝第一次打仗,所以必须打得漂漂亮亮的,必须是胜仗,并且是大胜而归。
  “是,儿臣领命。”
  “朕封你为北伐大元帅,征讨瓦剌,荡清草原任何动荡势力,见之不服者,皆可教训。”
  “儿臣明白。”
  朱高炽自己监国礼政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只是北伐大将军的人选换了而已,朱瞻基之用兵本领几乎将朱棣的那一套都学下来了,而且年轻力壮,所以朱高炽自己也非常的有信心。
  按照现在大明的国力,完全不怕打仗,而且其实打仗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意味着廉价的劳动力。
  随着之前朱棣的北伐西进,大明的商人们渐渐发现了,打仗能赚钱。
  特别是武器制造工厂,因为打仗而需求激增,武器工厂需求量增加,钢铁需求量也增加,带动了一大条产业链,在这条链条上的官员工厂全部都赚到了钱。
  “父皇,半月之后儿臣就带兵出征,儿臣准备直抵瓦剌,以迅雷之势扫荡瓦剌。”
  朱高炽不懂用兵之道,朱瞻墡开口提醒了一句:“大哥,直接带兵攻击瓦剌的话,万一沿途的其他北方草原部落反叛抄截后路,我军将面临前后夹击之风险。”
  朱瞻基微微一笑,胸有成竹自信满满的说:“无须担心,我大军前压,若有其他北方部落反叛,正好让第二路军出击,到时候就是我们前后夹击他们了,趁着这一次计划将那些有弃土的人都引出来一网打尽。”
  以自己为诱饵,看看还有没有心怀不轨的部落,朱瞻墡的做法危险,但是骁勇善战的太子爷想要让人看看他有着不比永乐大帝差的军事才能,他有自信可以应对这样的局面,他有自信大明的军队和武器可以呈现碾压之势。
  朱瞻墉略带担忧的说:“大哥,前段时间抓获的瓦剌奸细身上带着新式的火器,根据其供述瓦剌现在也在大量的制造火炮火器,还是要小心为妙。”他跟在朱高炽的身边,有些事情朱高炽会吩咐他去对接所以知道一些。
  朱瞻基点点头:“此事我是知道的,根据现在的情报,瓦剌虽然大量制造火炮火器,但是其制作工艺以及火器水平远远达不到跟大明叫板的程度,粗制滥造的火器根本不是我军对手。”
  朱瞻基常年带兵对于枪械火器非常的了解,所以才有底气,瓦剌现在的火器水平相当于大明十年前左右的样子。
  当朱瞻墡的蒸汽机开发出来,大明的生产力提高之后,大明的制造水平提升太快了,快到他们抄都抄不了。
  这却也更让朱瞻基明白,朱瞻墡的重要性,虽然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件件动手去做的,但是一切的根源是从朱瞻墡这里开始的,而且他还在不断的发明出新的东西来(本章未完!)
  第293章洪熙文学奖
  。
  这是大明能够继续领先的关键。
  他是年轻人他对于朱瞻墡的做的事情有更强的接纳能力,甚至愿意去全力支持他,唯一担心的只有两人位身份所决定的将来或许会成为皇位的争夺者。
  与皇位相比其他的就又显得不值一提了。
  事情商量的差不多了,朱瞻墡就开口说:“父皇,向您借夏原吉夏尚书一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