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孩子三岁[七零] 第11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老太太也气得不轻。这两天气消了,有心思跟老街坊聊这事,老街坊给她出主意,你不好意思找熟人,心里又不踏实,不如找懂法的问问。
  张家老大当了二十多年兵,现在又在政法学校上学,找他准没错。
  听老太太说完,张怀民跟她回家,到家一看就是个手写收据,上面虽然有签名和日期,可人家要是不认,她只能打官司。
  张怀民担心老街坊愁的睡不着,就说他不太懂,明天帮她找更懂的人问问。
  回到自家堂屋苏笑笑才问:“那笔钱被老太太的熟人挪用了吧?”
  张怀民毫不迟疑地点头:“那人要是赚到钱,等老太太的钱到期,会按银行利息给她。一旦赔了,咱们国家这么大,他随便往哪儿一躲,老太太这辈子都别想见到人。”
  “你打算怎么办?”
  张怀民:“这种情况属于诈骗。明早给成队去个电话,年底老队长退休,他需要立功向上面争取由他管经警,他应该不介意跑一趟。明天我得去学校。”
  苏笑笑问:“会不会得罪什么人?”
  “不会!连老太太的钱都惦记的能是什么大人物?老太太省吃俭用一辈子攒的钱也没有高干子弟的一车货赚得多。人家就是不走后门不走私,正儿八经做生意,一个月赚的也比那种人一年骗的多。”
  苏笑笑看向他:“你好像挺了解?”
  “我也是听说。”张怀民脱掉外套,“洗漱睡觉还是等团团?”
  苏笑笑让他等一下,她到她和张怀民的书房里把俩人的书拿出来,在堂屋看书学习。
  放假前张怀民的导师借给他几本书和几本侦查笔记,张怀民看完了。见苏笑笑拿出来,张怀民打算复习复习,防止忙忘了。
  四个小子本来觉着学到九点很辛苦,可跟团团从书房出来,一看两个长辈也在看书,顿时觉着他们更辛苦,不光要学习,还要洗衣做饭赚钱。
  杨一名回到家,他妈问他累不累,杨一名神色轻松地挥挥手表示小意思,放下书包就去倒水洗脸洗脚刷牙。
  翌日清晨,一家三口出门,苏笑笑和团团去学校,张怀民去公用电话亭,往警队打个电话,简单说一下老太太的情况。
  如果银行职员挪用银行的钱,轮不到公安出面,个人诈骗经警得管。
  成队先带俩人到老太太家向她说明详细情况,问她要不要报案。老太太报案公安才有权查办。毕竟对方留了签名,要没有老太太的证词,谁也不敢给他定罪。最终的结果可能成队里外不是人。
  老太太一听她那个存款单是借条,还是没有人证的借条,要是对方不认,跟他打官司,扯一年也扯不清。老太太的天塌了,差点晕过去,她这辈子总共就存这么点钱啊。
  成队等老太太缓过来再次问她要不要报案。
  老太太觉着他那么熟练,给她写单子的时候都不带犹豫的,肯定不是第一次干。为了自己,也为了她和那个熟人共同认识的人,老太太决定报案。
  成队开车载老太太到刑警队,就让人给老太太做笔录,顺便向她询问骗她钱的银行职员的社会关系。
  成队带着两个探员明察暗访一番大开眼界。
  面对年龄大的熟人,那位职员的说辞是,我帮您老存钱。年轻人不吃这套,他就换成他有内部关系,找他存钱利率高。短短半年,他就弄了近三万元巨款。
  幸好这年头去南方弄点什么都能卖掉,衣服鞋子净赚三倍之多,所以事发后他能连本带利还给人家,不然这些人的钱就打水漂了。
  可惜他赶上严打,整个首都敢这么干且干这么大的他是头一个,以防其他人效仿,所以退了钱上缴非法所得也会根据他骗取的金额定罪。
  此案移交检察院后,张怀民才把案子详细经过告诉苏笑笑。苏笑笑好奇:“这两年严打,判的比以前重,如果他把钱糟蹋了,还没有家产还钱,那他?”
  “枪毙!”张怀民毫不客气地说,“骗了几十家,害了一百多口人,死有余辜!”
  改革开放才几年就有人这么干,确实需要严惩。苏笑笑点点头:“回头跟爸妈说说,别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但凡需要他们出钱买的,一个别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