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与赵宝月一起过来的那些小伙伴儿们也纷纷说道。
  赵宝珠听了面上发烫,心中十分委屈,却是咬牙说道:“肯定会挣钱的。我娘说了,这地是知州夫郞的,官家老爷的买卖,不会骗人。”
  赵宝月等人闻言却是哄堂大笑,并不相信赵宝珠的话,只是拍着手将他笑话了一顿,待烈日当头了才四散离开。
  砂州的天气是很热的,上午的太阳就已经很大了。赵宝珠找了个破草帽挡住了半边脸,但还是晒的不轻。
  种田是很苦的,但没钱吃饭的日子比种田还要苦。
  哪怕是只有一丝希望,赵宝珠也愿意相信这三亩沙田能给家里增加一些收益。
  他顶着烈日按照尚管事的要求将沙地的土翻了一遍又一遍,又过了几日,待尚管事检查过后,给他送来了一批浸泡好的甘蔗段。
  尚管事告诉赵宝珠,码头附近的一百亩沙地,都要用来种甘蔗。
  赵宝珠虽不知甘蔗种来能干什么,又要卖给谁,但也听话的按照尚管事的要求做了。
  待莹娘下工回家,若是天色还亮,便也去地里帮着赵宝珠干一阵活儿,就这么互相配合着,虽说是辛苦了一些,但三亩甘蔗十天内也算是全种好了。
  赵宝珠他们在这边种地的时候,码头附近不知何时竟来了一批壮汉,在沙田附近敲敲打打的开始修起了东西。
  赵宝珠看着壮汉们将许多青砖抬了过来,又搭配着黑瓦与白泥灰,才意识到这些人应该是在盖房子。
  “尚管事,这房子是用来干啥的?”赵宝珠趁着尚管事过来检查沙田的时候,特地提了一篮海蛎子过去问道。
  “修厂房的。”尚管事倒是还真知道,也不客气的收下了那篮海蛎子,笑了笑对赵宝珠说道。
  “厂房?修厂房干什么?还用这么好的青砖!”赵宝珠惊讶的问道。
  这样的青砖房,一块就要好几十文钱,只有城里有钱的大老爷家里才用,怎么会有人用来修厂房?
  “这是知州夫郞吩咐的,说是要建糖厂。”尚管事听了,便有些神秘的对赵宝珠道:“悄悄告诉你,传说新来知州老爷是京里的世子,家里家财万贯!他一来砂州,就把之前拖欠的衙门里的俸禄给平了。”
  “他家的夫郞,自是舍得用青砖的,说是青砖扛风,不怕遇上台风天。”
  赵宝珠没想到这些房子竟然是要建糖厂的,再想想自家地里现在种的,可不就是甘蔗?正好可以用来制冰糖,顿时心中也期盼了起来!
  既然有了糖厂,那这些甘蔗定然是有销路的,也不怕没人收了!
  一想到之后便能拿到合同里承诺的一千五百文钱,赵宝珠就充满了干劲,这几日浇水浇的也比平日里更勤快了!
  第112章
  厂房不似自家住的院子,里面不需修的那么细致,只需搭建出一个外框架就行。
  那群壮汉每日吃的不错,浑身是劲干活又快,不过一个多月,一大排青砖厂房就盖了起来,厂房上面还铺上了漂亮的瓦片。
  厂房建起来以后,墙外糊上了一层薄薄的白泥灰。
  白泥灰干了以后,一片白墙黑瓦,整齐的矗立在沙田旁边。与远处的碧海蓝天相映,就显得十分漂亮。
  这日,那群壮汉将许多机器抬入厂房以后,便领了酬劳四散离开了。
  倒是尚管事与赵宝珠熟识了,最近又吃了他不少海蛎子,因此便特地过来找他说道:“此事还未公开,我前日得了个风声,便想起了你与莹娘母子,特地过来告诉你们一下。”
  “这糖厂近日里便要招工,要十五到五十岁之间的劳力。因着这片的甘蔗都没长出来,也要不了那许多人,就只先招十个。”
  “我听说这糖厂里的差事待遇不错,有些管事的家里还有闲散劳力的,都先去打了个招呼,想要把人塞进去。你与你母亲说说,若是有条件的,就去找一下那日与你们登记合同的何管事,报上个名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