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108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到这一茬,达扎路恭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
  “今日之事,不得声张。
  明日起,纳囊·赤托杰带本部人马拔营起寨,再点齐一万兵攻邠州,试试唐军的虚实如何。”
  达扎路恭沉声说道。
  方清既然开始试探吐蕃军的虚实,那么他也可以试探唐军的虚实。
  这是老虎全力以赴之前的摸底!
  “大论,如今盛夏,关中酷热难耐,军中遍生疾病,仓促出兵,只怕是……”
  纳囊·赤托杰此前就败过一阵,此刻依旧心有余悸不敢妄动。
  他说的也不是没道理。
  为什么唐军摸哨摸得这么轻松?因为吐蕃人本该重甲披身来执勤,那样的话,唐军就算再来一百个神射手,也别想讨到什么好处。
  正因为热,所以士卒们体力很差,很多都带病执勤,没有谁愿意穿上那几十公斤重的全身甲。
  即便是上官要求他们执勤的时候披甲,他们也是随便做做样子,等没人巡视的时候,就脱下来。
  至于吐蕃人为什么不和唐军对射……因为吐蕃弓弱,不堪一用,只能干瞪眼呗。
  这里的“弓弱”是说的射术很差,而不是单指武器不行。
  这个评价不仅是与吐蕃对阵的唐军将领都会提一嘴的事情,就连吐蕃内部也知道,在军中诸兵种之中,吐蕃射手的素质最差,也没什么地位。
  没错,弓箭本身,吐蕃还算重视,后勤也有专人保养。但是提到射术,那就真抽象到一言难尽了。在吐蕃国内,不仅不重视射术,宗教层面还相当歧视射手。
  敌人射术好,那打仗就穿厚一点呀!你跟他对射有什么意思?
  这在吐蕃军中几乎是共识了。
  一看今日这波摸哨,就知道背后那个人,对吐蕃的一切,都知之甚详!
  他知道吐蕃军的编制,平日喜欢怎么布置大营,吐蕃人来到关中不适应水土不服受到很大影响,还知道吐蕃弓箭手很烂,没法做到“对等还击”。
  这个人了解吐蕃军的一切习惯!
  “倘若方清不是汴州军主将,这一趟要轻松许多。”
  达扎路恭自言自语了一句,他叹了口气,挥挥手屏退了一旁的将领。
  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一定不是你的挚爱亲朋,而是你的敌人。
  越是重视你的敌人,那么他就对你越是了解!某种程度上说,这也算是一种“厚爱”。
  达扎路恭此刻很后悔,当年就应该趁着方清(那时候还叫方重勇)还没壮大的时候,就一波将其突突了!
  现在看来,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而今,要面对这个对吐蕃军极为了解的敌军主将,达扎路恭就觉得肠子悔恨到绞痛。
  当年,他可是跟方清说过不少吐蕃国内的事情,只因为内心苦闷,得不到重用,被吐蕃国内那群虫豸整得想杀人,想找个人倾诉而已。
  达扎路恭怎么可能想到,自己后来可以反杀那群虫豸,夺取吐蕃国内军政大权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