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宋铭川什么话都会答应得好好的,也都会做到,但裴晏莫名其妙就觉得他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就像之前他问宋铭川想要什么,宋铭川敷衍过去了。
宋铭川到底想要什么呢?或者说,宋铭川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欲望?
裴晏莫名起了一股探索欲。
宋铭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他这样好的人,如果他找到了宋铭川想要什么,那就给他好了,到时候宋铭川会不会露出不一样的表情呢?
他想找到宋铭川的欲望。
第16章
初冬冷意席卷来,宋铭川蔫了。
失去空调和暖气的京城冷到人的骨子里,下雪的冬天他连床都不想下,如果不是裴晏几乎每日雷打不动等他上课,宋铭川是铁定不肯踏出屋子半步。
龚子庚终于带来消息,他一查就查了张大娘的老底,还连带一堆新的八卦,宋铭川请他坐下,还直接上了干果瓜子,两人在暖乎乎的屋子里边嗑瓜子边聊天。
“你找的这个厨娘还挺有意思的,家世乍一看很清白,每日也就去买菜做饭,我的人盯了几日才察觉她固定买菜的几家有些问题,接着往下查,你猜如何?”
宋铭川抱着手炉,“和大皇子有关系?”
“不止,”龚子庚比了个手势,“一开始那卖菜的贩子确实和大皇子的人见面了,但见完之后,他又去见了柳家人。”
“柳家?柳贵妃?六皇子?”宋铭川来了点精神。
“对,”龚子庚啧啧两声,“柳贵妃也算计着呢,六皇子若不能上位,她必死无疑,柳府这些年捞得也够多,有些人也正常,你打算怎么做?”
“舆论。”
宋铭川慢悠悠道。
把皇宫比成一个大型娱乐公司的话,董事长裴帝好面子,猜忌心重,朝堂争权夺利,公司一哥位置空缺。
大皇子和三皇子是能力不足,但出道时间长,百姓更熟悉,民间风评不好不坏,骤然上位也不会有多大风波。
裴晏出道即被黑,公司雪藏,本身实力强劲,但没有出头机会,也被舆论一片吐槽。
六皇子是还没出道,已经被造了势。
要想让裴晏出头,首先当把舆论给扭转,先把裴晏之前救皇帝这事宣扬宣扬,不能只停留在官场流通。
等这波舆论扩大,放出第二个节点:裴晏这些年悄无声息,作为一个皇子,却没有任何权柄和职位在手,也无法上朝。
等到民间舆论讨论到这点,开始议论起裴晏“不祥”的流言时,再放出第三点:说裴晏不祥的流言都是在前段时间和五六年前这两个时间段出来的。
这样就够了,百姓会自动联系到阴谋论,然后对“不祥”这一说产生怀疑,继而开始思考四皇子“不祥”流言传出,会对谁有好处呢?
不用强行灌输给百姓说裴晏与“不祥”无关,如今的时代还没发达到网络探索,京城的百姓们总是善于自己挖掘真相的。
龚子庚啧啧称奇,一枚瓜子当即磕歪了,瓜子仁飞了出去,被他眼疾手快捞回来,“可以啊,这一波下来,哪怕日后再有四皇子的不利传言,只怕百姓也会不由自主觉得是其他几个皇子铲除异己,对小可怜四殿下下手,反正四殿下没有母妃,又没有官职。”
“对,光这波还不够,”宋铭川道,“还得再传一个流言,那就是三皇子广结大臣,时常进宫拜见贵妃。”
“这又是为何?他真这么做了?”龚子庚迷惑,“陛下猜忌甚重,三皇子不应当会这么蠢吧。”
“他没这么做,不妨碍我这么说。”宋铭川很淡定,“放心,陛下会信的,流言散布最好还在冬猎时,三皇子不在京城,大皇子想必会很乐意推一把。” ↑返回顶部↑
就像之前他问宋铭川想要什么,宋铭川敷衍过去了。
宋铭川到底想要什么呢?或者说,宋铭川这个人,到底有没有欲望?
裴晏莫名起了一股探索欲。
宋铭川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他这样好的人,如果他找到了宋铭川想要什么,那就给他好了,到时候宋铭川会不会露出不一样的表情呢?
他想找到宋铭川的欲望。
第16章
初冬冷意席卷来,宋铭川蔫了。
失去空调和暖气的京城冷到人的骨子里,下雪的冬天他连床都不想下,如果不是裴晏几乎每日雷打不动等他上课,宋铭川是铁定不肯踏出屋子半步。
龚子庚终于带来消息,他一查就查了张大娘的老底,还连带一堆新的八卦,宋铭川请他坐下,还直接上了干果瓜子,两人在暖乎乎的屋子里边嗑瓜子边聊天。
“你找的这个厨娘还挺有意思的,家世乍一看很清白,每日也就去买菜做饭,我的人盯了几日才察觉她固定买菜的几家有些问题,接着往下查,你猜如何?”
宋铭川抱着手炉,“和大皇子有关系?”
“不止,”龚子庚比了个手势,“一开始那卖菜的贩子确实和大皇子的人见面了,但见完之后,他又去见了柳家人。”
“柳家?柳贵妃?六皇子?”宋铭川来了点精神。
“对,”龚子庚啧啧两声,“柳贵妃也算计着呢,六皇子若不能上位,她必死无疑,柳府这些年捞得也够多,有些人也正常,你打算怎么做?”
“舆论。”
宋铭川慢悠悠道。
把皇宫比成一个大型娱乐公司的话,董事长裴帝好面子,猜忌心重,朝堂争权夺利,公司一哥位置空缺。
大皇子和三皇子是能力不足,但出道时间长,百姓更熟悉,民间风评不好不坏,骤然上位也不会有多大风波。
裴晏出道即被黑,公司雪藏,本身实力强劲,但没有出头机会,也被舆论一片吐槽。
六皇子是还没出道,已经被造了势。
要想让裴晏出头,首先当把舆论给扭转,先把裴晏之前救皇帝这事宣扬宣扬,不能只停留在官场流通。
等这波舆论扩大,放出第二个节点:裴晏这些年悄无声息,作为一个皇子,却没有任何权柄和职位在手,也无法上朝。
等到民间舆论讨论到这点,开始议论起裴晏“不祥”的流言时,再放出第三点:说裴晏不祥的流言都是在前段时间和五六年前这两个时间段出来的。
这样就够了,百姓会自动联系到阴谋论,然后对“不祥”这一说产生怀疑,继而开始思考四皇子“不祥”流言传出,会对谁有好处呢?
不用强行灌输给百姓说裴晏与“不祥”无关,如今的时代还没发达到网络探索,京城的百姓们总是善于自己挖掘真相的。
龚子庚啧啧称奇,一枚瓜子当即磕歪了,瓜子仁飞了出去,被他眼疾手快捞回来,“可以啊,这一波下来,哪怕日后再有四皇子的不利传言,只怕百姓也会不由自主觉得是其他几个皇子铲除异己,对小可怜四殿下下手,反正四殿下没有母妃,又没有官职。”
“对,光这波还不够,”宋铭川道,“还得再传一个流言,那就是三皇子广结大臣,时常进宫拜见贵妃。”
“这又是为何?他真这么做了?”龚子庚迷惑,“陛下猜忌甚重,三皇子不应当会这么蠢吧。”
“他没这么做,不妨碍我这么说。”宋铭川很淡定,“放心,陛下会信的,流言散布最好还在冬猎时,三皇子不在京城,大皇子想必会很乐意推一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