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母没离婚的时候,他也和其他孩子一样,过生日会去照相馆留念。十岁之后就没有了。再往后翻,是两张陶欣小时候的照片,旁边竖着两排字,一排是时间1988-02-02,一排是小宝贝六周岁生日留念。
  照片里的陶欣穿着公主裙,戴着小皇冠,脖子上挂着一条很明显是真珠宝的项链,骄傲的朝着镜头一抿嘴,模样很神气。
  而另一张,同样的衣服,同样的背景,她正咧着嘴哇哇大哭。
  “你大哥说,那天你哭是因为要和他一起拍照,他不肯拍,你就一直哭。”
  大嫂往后一翻,下一页便是她六岁那年和陶书华的合照。
  那年陶书华十八岁,和陶欣记忆中的模样相差很大。陶欣记忆中的陶书华,高大,冷酷,是很帅的大哥,可照片里的陶书华削瘦,惨白,看镜头的眼神很麻木。
  对比旁边笑容很甜的小陶欣,更有种不讨喜的阴郁。
  大嫂似乎不愿意看这张照片太久,很快翻到下一页,这个时候陶书华应该已经考到了大学,多了些与老师同学的合照,给人的感觉也明朗正派了不少。陶欣知道是因为那几年大哥就不怎么回家了,不用再过寄人篱下的生活。
  又翻过一页,让陶欣有些意外,因为那一页的四张照片都是她,有一张是她和姚雪娜在大哥学校里照的,还有一张是她在日本滑雪,另外两张则分别是在尼泊尔和四姑娘山徒步。
  陶欣想起来了。那时候她不管去哪里,都会给爸妈和大哥寄一张明信片,还有自己的照片。
  按照时间,再往后翻便是大哥和大嫂的结婚照,虽然年代上结婚照已经是千禧年之后的照片,但和前边那几张陶欣的照片相比,反而更昏暗,混乱,陈旧,有种仓促间拍下的感觉。
  “我结婚那会,说难听些,就是卖女儿,我爸要六万块的彩礼,好给我弟弟盖房子结婚。”大嫂摸着那些结婚照,叹一口气:“你大哥刚参加工作不久,婚房都是单位分配的,哪里能拿得出六万,没办法,只能去求家里。”
  陶欣去一次尼泊尔,花费远不止六万,刚上大学就入手了最新款的宝马车,每年生日都会收到一整套价值不菲的珠宝,留着将来结婚做嫁妆。
  同样是儿女,婚姻大事,陶书华是真的抱有期望,才向一直不喜欢他的父亲开口,可换来的却是无情的拒绝和劈头盖脸的责骂。
  陶书华没做错什么,他只是被迁怒,成了父母婚姻的牺牲品,只是不讨喜,得不到父母任何一方的爱。
  那些年他为数不多温暖的记忆,来自这个他本该最憎恨的妹妹。
  相册的最后一张照片,大概是陶父在家里招待朋友,有人拍摄整个客厅的画面,几个男人在满桌酒菜前勾肩搭背,各个一副雄心壮志的模样。
  而角落的沙发上,是少年陶书华和幼时的陶欣,陶欣坐在陶书华的腿上,怀里抱着一盒蛋糕,手上握着一个勺子,她用勺子挖了一大块蛋糕,扭身往陶书华嘴里送,小小一个人,费力的仰着头,好像在寻找陶书华嘴巴的位置,殊不知蛋糕上那点奶油都抹到了陶书华脸上。
  这张照片的主角如此之多,陶父当年必定是叫人印了很多张,方便赠与一众朋友留念。
  陶书华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妥善收起这张照片?
  大嫂光是一想,都不由湿润了眼眶。
  第37章 第37章等我和周廷之结婚那天,……
  看完相册,大嫂邀陶欣留下来吃完饭,陶欣自然一百个愿意,便给周廷之发微信叫他先回去。
  大嫂:“樓下那辆車是等你的?”
  陶欣点点头。
  大嫂猜到是陶欣那位监护人,笑着说:“幹什么不让他上来。”
  虽然是这么特殊的情况,但周廷之此刻上樓来,还是会让陶欣有种带男朋友见家长的感觉。她小声说:“今天太仓促了,以后慢慢认识。”
  陶书华终于洗好了水果,端到客厅。
  “大哥,我帮你。” 陶欣凑上去卖乖,多此一举的接过果盘放到茶几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