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君 第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绣娘连连应好。
  柳渔回西厢,把昨日刚完工的另一套衣裳取了出来,取一块家织的生布包了,给了那绣娘,道:“卖价还是由二姐看着定。”
  那绣娘事了,便要告辞,卫氏留饭,绣娘只道请的车夫还在外边等着,她也急回长丰镇去交差,谢了卫氏的好意。
  卫氏看看时间,唤柳渔进屋拿油纸给包了半封点心给那绣娘拿着路上垫垫。
  两人一起送了绣娘出去,走到院中,柳渔从自己钱袋里取了半吊钱与那绣娘,道:“辛苦您跑一趟,这个便作车船钱。”
  “使不得。”那绣娘忙推辞:“车船钱可不用这么多,何况我们东家已给过了的。”
  柳渔却是把那半吊钱强压到绣娘手中,道:“耽误您来回半天多的功夫,应当的,您且收着,再同我崔姐姐说一声,下回若是您再来,车船钱辛苦钱都我这边给,不然我真不好意思。”
  那绣娘推拒不过,笑着收下了,赞柳渔道:“小娘子讲究,我会给您把话带到,不过我们东家也是拿您家当亲戚走,倒不需要这样生份了。”
  如此客套一番,坐上骡车,那绣娘却是千百个高兴。
  这一趟来得实在太值了,崔二娘给了车船钱误工钱,这边柳家又给了半吊,怎会不高兴,再有这样的活,多少趟她也愿意走。
  ~
  柳渔和卫氏把人送走,娘俩个回屋看到放在案几上明晃晃两个银元宝,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五两一个的银元宝,十两银子啊,就这么半个月就赚着了?
  虽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陆家和崔二娘送的布料的价值,可那布料是按市价算的啊,后边如果从陆家手上拿货的话,布就有四五成利,再加上工费,就是给崔二娘分成后,十二两银子也能赚到四两左右。
  半个月赚四两啊,这是什么概念?
  柳晏清在县衙做捕快,年头到年尾也就是赚十两饷银,而她和两个儿子在家里种地,一家四口,一年除去日常开销吃用,交完各种税费,也就只能攒下十几两。
  现侄女儿半个月就赚了四两?一个月八两?
  一年……那不就近百两?
  卫氏有些懵。
  作者有话说:
  提前写出来啦,就提前发好了。
  今天仔细查了一下古代各种布料的宽幅和长度,又查了一下汉服用料,其实古代布料是比较窄的,因为受限于纺织机器的原因,一般是两尺二的门幅,细棉布一匹60尺,也就是20米,绢差不多只有40尺,大概13.3米,这样子的话,给瘦的姑娘做衣服,细棉布一匹也就够两身裙裳的面料,绢差不多就是一身,我不会做汉服,也是在百度各种查资料,如果不对请忽略我。
  感谢在2022-04-26 00:12:25~2022-04-26 18:00: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踏雪寻梅 20瓶;看小说 10瓶;拖拖 2瓶;23207703、mandy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0章
  柳渔心中的震动一点儿也不比卫氏小, 她想过自己用心做的衣裳应该能好卖,可她没想过六套衣裳三天就都卖完了。
  哪怕知道这是碰上了大客户,是偶然, 可这也足够证明她做的衣裳确实极得认可了。
  而且柳渔想得更多一层,这半个月时间十来天都花在制衣上,真真挂售只有三天,如果铺子真的开起来,有几个绣娘一起做衣裳,每日营业,哪怕没有碰上这样的大户, 半个月想必也不止四两的利润。
  柳渔看着那两锭银子,心跳不可抑制快了起来,生平第一次体会到了热血沸腾、欣喜和安定三种情绪交织揉杂在一处的感受, 不单纯是因为金钱,而是因为她终于有了靠自己立身于世的能力,也真真正正触摸到了陆承骁曾为她描绘出来的——那个全新的世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