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38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石棺材那头的地上,摆放了一些陪葬品,等级不低,这说明棺材里还有货。
  这就对了,厚葬成风的战国年代,这么大的墓没陪葬品就不正常。又不是北魏和两晋时期,那时候的墓才寒酸,盗墓的最不喜欢的就是清代墓和魏晋墓,没有金器玉器,全都是砖雕石雕,发不了大财。
  其他人陆续爬上来。
  豆芽仔蹲下问:“我知道那个,那是个青铜酒具,那这是个什么东西。”
  我说这是战国晚期的五联陶罐,西周的原始陶鸡头瓶不算,这种罐子,就是汉代魂瓶最早的雏形。
  “你看雕了这么多小人啊,”他伸手往起拿了拿,“怎么这么沉,这里头有东西吧,快弄开看看。”
  我说:“弄什么弄,弄不开,这是一体烧出来的,这种瓶子有两种,一种是能拿下来盖儿的,还有一种死人定烧的,拉胚的时候就装了东西,然后在封口入窑烧,当时就没想过打开。”
  “那怎么知道里头装了什么?”
  “你管它装的什么,可能是粮食种子,也可能是死人的头发指甲,一件衣服。”
  “先别管这个,铲子呢?撬石棺用。”
  “铲子在我手里。”鱼哥说。
  我走到洞口边缘,冲下喊:“小萱你就在下边儿!照顾好把头!”
  “我知道了!”小萱喊道。
  从鱼哥手里拿过来,我把旋风铲反过来,找缝隙插到石板下。
  然后我伸手往下压了压,没按动,太重。
  “照着点儿。”
  阿春帮忙打着手电。
  鱼哥,我,豆芽仔,我们三个一起发力。
  盖着的石板动了。
  石头与石头间传出刺耳摩擦声,沉重的石板一点点被我们撬动了。
  摆了下头灯,我探头朝棺内看去。
  这里地势高没进水,棺内干燥,首先看到了一些烂成渣渣的条状物,这些堆积的条状物很厚一层,可能是以前的丝织品。
  风化了,手一碰就碎,根本拿不起来。
  扒拉开这些东西,我看到了一些巴掌大小的玉璧,玉璜,手指玉环,玉片子。
  玉质上等,尤其是两片子鼓钉纹玉璧,因为石棺没沾土没进水,所以玉璧上一点儿沁色也没有。
  我用袖子擦了擦,看着跟前两天新做出来的一样,水汪汪油润润,自然的氧化包浆,让人看了不敢相信这是两千多年的东西。
  “那儿!”
  “那里还有一个!”
  豆芽仔神情激动。
  他拿着铲子翻来翻去,几乎几秒钟就能捡到一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