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44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的没错。”
  老人称赞道:“这地下的确有个汉墓,我儿子和儿媳妇,就死在了这墓里。”
  “因为盗洞塌方?”我小声问。
  老人点点头,回忆说:“可能冥冥之中有联系吧,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雨,我儿子预估盗洞能顶住,不会塌,可最后…..还是塌了….”
  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有了疑问。
  李鸭子后代可以说是盗墓家族,代代相传,经验丰富,连我这个刚入行几年的半新人都知道,下雨天下墓是大忌。
  就算打直上直下的垂直盗洞,就算用了豁口板做支撑,如果雨一旦下大,盗洞这里就变成了个进水口,非常的危险。
  这时候,盗洞墙上的土会开始变软,一块一块往下掉,最后会整个塌了。
  我以前研究过,这是盗洞结构的问题,方盗洞更容易塌。
  古圆近方,民国以前没有洛阳铲,挖出来的盗洞都是圆形的,相对之下更稳定。
  不信就去看看,现在能留下来的,最多的就是以前的老盗洞。
  “李爷,那后来你儿子的尸体没运出来?”
  终于点着了纸钱,他起身摇了摇头说:“没有运出来,因为儿子最后喊的一句话,是不让我下去。”
  “说墓里有东西。”
  “有东西?什么东西?”我疑惑问。
  李爷用树枝推了推纸钱,开口就说了两个字。
  粽子。
  第186章 粽子百科
  “粽子?”
  我被这两个字吓了一跳。
  深夜雨越下越大,雨水淋到了头上,我都没反应过来。
  咔嚓一声炸雷!
  “不是。”
  我抹了把脸说:“李爷,你说的粽子,是咱们吃的粽子?还是说棺材里的粽子?”
  “是毛粽子。”老人淡淡的说。
  我低头看了眼自己脚下的杂草黄土,心想毛粽子是什么?没听过。
  这时小萱靠过来,抓紧我悄悄问:“云峰,这里真有粽子?我有点怕。”
  “别怕,没事。”
  凡是干盗墓或者干考古队的,都听过粽子这两个字。
  我们说的粽子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湿粽子”,“霉粽子”,“咸粽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