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派盗墓笔记(1-4卷) 第62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片雪花落到了额头上,瞬间融化,直感觉凉凉的。
  我恍然大悟,忙跑上三楼敲把头房间门。
  “早啊云峰。”
  把头醒的更早,桌上泡了一壶浓茶。
  “把头,我突然有了个想法!”
  “哦?什么想法?”
  “眼睛!”
  “我们根本没必要去黑水城博物馆找那些史料!”
  “把头你想想!当年那么多的党项人到了甘孜这里!不可能没人看到!而且肯定有很多人看到了!”
  “我们只要翻查当时这里一带的老县志!肯定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把头喝了口茶,皱眉说:“那个时间段大概在…..”
  我忙说:“宋末元初!甚至元朝后期,到明代早期的地方县志都有可能记载!”
  把头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这的确是一个办法,有的地方县志可信度很高,问题是这东西不好找,博物馆里馆藏的,我们肯定看不到。”
  我说别担心把头,博物馆算什么,相比于民间文物的存量,博物馆里的就是九牛一毛!只要我们消息放出去开高价收,有的是人来给送!
  又聊了一会儿,把头说: “嗯…..可以尝试一下,正好这两天有空,你去办吧。”
  我说好,出来后正好碰到鱼哥,他提着个大篮子刚回来。
  “鱼哥,今天啥喜事儿啊,买这么多菜,我看看,呦!还有排骨啊,这什么?猪肝?”
  鱼哥笑着说:“天冷了,中午我熬点排骨给大伙补补,猪肝是看着新鲜就买了。”
  “可惜,中午我估计回不来,记得晚上给我剩点儿啊,我自己回来热热吃。”
  鱼哥笑着说没问题。
  我去了复印店,打了几百分广告。
  印的广告语都一样,“现金高价收购家里老书老县志”,底下有我电话号。
  花三百块钱找了两个人,我让他们去贴广告,重点放在老城区有住人的老房子周围贴,这是一种守株待兔大海捞针似的办法。
  中午我去了古玩市场,在一家店里买了十多本老书县志,和老板喝茶后成了朋友,他在本地圈子里经营了几十年认识的人多,通过他放话出去,说我高价收这类东西。
  每个城市都有地方志,这东西分两种,一种是由当时当官的人组织领导写的,这个专业,涉及到农业,水利,建筑,风水,美食等等。
  另一种应该叫“偏志”,这个就杂了。
  当时的什么都写,各种八卦故事,佳人才子,风水志怪,桃色新闻,奇闻异录,写的人都坚称记录的都是自己听过的或见过的。
  这种古书当年很好收,现在不好收了。
  因为很多地方志中,同时记载了很多“不知名古墓”的位置,盗墓的往往能从中分析到蛛丝马迹,一夜暴富。
  正如我说的,只要肯出钱就有人给送,第一天我们就收到了几十本地方志,年代跨度从宋代到清代,很多书都烂的翻不起来,全是真的,这东西当年就没造假的,不值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