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皇后微微颔首,回到了长乐宫,坐在了长榻上。
  榻上放着一件还未做好的衣裳,皇后想着齐王将要回封地,便又忍着身子的不适,拿起衣裳继续缝制。
  打算在齐王回封地之前,将这一件衣裳送给他。
  与此同时,各位命妇为广宁公主送行之后,便各自回到了府上。
  而在宫里劝阻命妇们慎言的那位夫人,回到府邸之后,便神色匆匆地去书房,寻上了自家的老爷。
  第416章 疑团重重
  “老爷,我今日在宫里听说了一件事儿。别家夫人说皇后娘娘年少时身子骨弱,子嗣很艰难,后来是仲太医将她的身子骨调理好了,方才嫁进了东宫。”
  冯夫人压低声音说道:“皇后娘娘嫁给陛下几年,方才怀上了齐王。按理说,皇后娘娘身子骨弱,子嗣艰难也是常理之中的事儿。只不过,我听了她们的话,想起了一桩旧事,心里起了疑。”
  冯老爷蹙眉:“何事?”
  “您还记得二十年前在行宫发生的事儿吗?”冯夫人说:“淑妃娘娘想要分皇后娘娘的权,算计了皇后娘娘身边的宫婢。”
  冯老爷的母亲与林老夫人是表姐妹,细算起来是亲戚关系,因为归属贤王党派。
  林家被灭门,淑妃倒台,贤王被贬回封地。贤王的势力受到极大的冲击,一小部分人另谋出路,暗自投靠齐王,亦或者是赵颐。
  另外一小部分人,则是沉寂下来,不站任何党派,在夹缝中求生存。
  剩余的一部分人仍旧在等待时机,等齐王与赵颐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趁势拥护贤王上位。
  而冯家就属于最后一类,他们不仅仅是贤王的党派,还与贤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新帝登基,必然不会重用他们。
  可以预料得到,他们的家族将会就此走向衰败。
  冯夫人在宫里听到两位命妇的谈话,顿时联想到二十年前在行宫发生的事情,越是往下深想,越是觉得疑点重重。
  当年淑妃娘娘之所以选择算计皇后身边的宫婢,那是因为这个宫婢是皇后从娘家带来的人。
  这个宫婢能力卓绝,是寿安侯府精心培养出来,专门为皇后分忧解难的。
  皇后身子骨病弱,手里的事务多半是交由身边的心腹处置。
  而这个宫婢便是其中之一,十分得皇后的倚重。
  淑妃娘娘打算斩断皇后娘娘的左膀右臂,继而再拿宫婢做文章,阻止寿安侯府继续往皇后身边送人,让皇后独木难支,达成分权的第一步。
  冯夫人继续说道:“淑妃娘娘没有逮到宫婢和侍卫私通,疑心是皇后娘娘先一步得到风声,破了局。”
  冯老爷闻言,记起这一桩事:“过去这么多年的事,你重新提起做什么?”
  “我既然重新提起这件事,自然有我的用意。”冯夫人没好气地看了冯老爷一眼,徐徐道来:“那时淑妃娘娘失了先机,没有抓住把柄,也没有找不到那名侍卫,还以为侍卫落在皇后娘娘手里。她担心受怕好一阵,害怕侍卫会将她给供出来。谁知,一个月后行宫传来消息,说是有一名侍卫溺亡在水塘。”
  “淑妃娘娘派人暗中打听了一番,方才知道死的就是那名侍卫。她便猜疑,侍卫是得逞了。否则的话,皇后娘娘必定会撬开侍卫的嘴,揭发她的罪行。可偏偏皇后娘娘没有这么做,而是将侍卫给灭口了。”
  “淑妃娘娘不打算就此罢休,还想着要将宫婢抓来验身,若不是完璧之身,便编排宫婢私通,闹到陛下跟前去。哪知,这个时候传出宫婢染病去世的消息。”
  说到这儿,冯夫人语气有些微妙:“皇后娘娘是在宫婢死的时候,传出了有孕的消息。”
  冯老爷脸色骤然一变,意识到冯夫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不等他开口训斥,便听到冯夫人又说:“我本来没有联想到这上面来,毕竟在行宫那段时间,陛下是宿在皇后的屋子里,说不定皇后是在行宫怀上的齐王,而宫婢是被皇后灭口了,以免落下把柄在淑妃手里。可我又想起另一桩事,当年为皇后娘娘接生的医女,医术精湛,是皇后娘娘专职医女。后来在皇后娘娘生下齐王不久,便退隐了。”
  冯老爷陷入了沉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