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46节(2 / 4)
而且很多反应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质量并不低。
但是如江明这样的人翻了身,自然是要把这一切都打到的。
李锐早就看出如江明这样的人是不喜欢新中国的。
因为新中国侵占了他的利益,关于导演和演员的薪酬标准要出来了。
以后那种拍一部戏就在上海买一套洋房的时代要结束了。
这群人不跳起来叫才怪。
尤其是李锐手上有足以威胁他们最后手上底牌的存在时,他们更会疯狂。
李光复对着李锐询问:“主任,不用管他们吗?我感觉今天走的人里有些人目光不善。”
李锐笑了笑:“不善就不善吧,他们要是太善良了,我反而不好动手呢。八大制片厂成立为上海电影制片厂,里面多少沙子啊。”
“要我说,就直接把它给打破吧。瓶瓶罐罐碎了,总是有舍不得的地主老财出来干嚎两声的。让他们嚎吧,嚎着嚎着他们就习惯了,然后就会发现家里的瓶瓶罐罐都没了。”
李光复若有所思:“那主任你的意思是拆掉上海电影制片厂?”
“不不不,是适当清退。”李锐笑着说:“各种工人我们要留着。但是某些导演和编剧以及制片人就没必要留着了。”
“他们怕是不会愿意的。”“不愿意?那就试试看咯。”正如李光复所说,这群电影人估计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危机,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手手上的权利。
于是乎在第二天上海的部分新闻报纸上赫然出现这样的标题:《赡养人类片场鲜血满地,宣扬暴力是否可取?》,《电影到底是要思想还是要血腥?》,《与苏联的比试尚未开始已经失败》。
诸如此类的文章比比皆是。而叫的最响的便是《沪报》。交代一下时代背景1949一1953年,中国还没有实行公有制经济。
这三年多的时间,中国做的是整合民营经济,做公私合营。新中国是一个合法的政权,那种臆想着把有钱人全枪毙,把钱平均分给每一个人的平均主义要不得。
53年以后,整合了民营经济,让国营经济有了基础,中国才开始计划经济,开始小部分实施公有制。
注意,一直到1959年,中国一直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双轨并行。
公有制占大头,私有制占小头。全面公有制本不该那么快来的,因为生产力和教育水平跟不上。
就连当时的苏联都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行(注:苏联一直到解体都有自耕农,在乡村和偏远城市也有私有制的小商贩)。
第二百三十五章 更加暴力的
沪上新闻媒体在之前被李锐打压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今天又突然集体发力了。
各种抨击都如潮水一般涌现出来。文化界的人都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电影界的人和宣传界的人互相之间都是有勾连的。
不然的话,很多事情是没法展开的。
而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这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人指指点点,以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要求和指责别人的缺点。
甚至在沪报上还有一名所谓的专家跑出来指指点点。
这对李锐来说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阵仗他见多了,后世搞文化工作要面对风浪可比这个阵仗更大。
文化宣传这个阵地,当真是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就比如说在后世《赡养人类》这样的小说就被很多人质疑,认为终产者这个概念是个伪科学不存在的理念。
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意想一想,为什么这本小说叫做“科幻”小说。有人不愿意看到有人写《赡养人类》这样的小说,拍摄这样的电影。
但是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好莱坞一年出产多少反社会主义讽刺共产主义的电影。 ↑返回顶部↑
但是如江明这样的人翻了身,自然是要把这一切都打到的。
李锐早就看出如江明这样的人是不喜欢新中国的。
因为新中国侵占了他的利益,关于导演和演员的薪酬标准要出来了。
以后那种拍一部戏就在上海买一套洋房的时代要结束了。
这群人不跳起来叫才怪。
尤其是李锐手上有足以威胁他们最后手上底牌的存在时,他们更会疯狂。
李光复对着李锐询问:“主任,不用管他们吗?我感觉今天走的人里有些人目光不善。”
李锐笑了笑:“不善就不善吧,他们要是太善良了,我反而不好动手呢。八大制片厂成立为上海电影制片厂,里面多少沙子啊。”
“要我说,就直接把它给打破吧。瓶瓶罐罐碎了,总是有舍不得的地主老财出来干嚎两声的。让他们嚎吧,嚎着嚎着他们就习惯了,然后就会发现家里的瓶瓶罐罐都没了。”
李光复若有所思:“那主任你的意思是拆掉上海电影制片厂?”
“不不不,是适当清退。”李锐笑着说:“各种工人我们要留着。但是某些导演和编剧以及制片人就没必要留着了。”
“他们怕是不会愿意的。”“不愿意?那就试试看咯。”正如李光复所说,这群电影人估计也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危机,他们也不愿意轻易放手手上的权利。
于是乎在第二天上海的部分新闻报纸上赫然出现这样的标题:《赡养人类片场鲜血满地,宣扬暴力是否可取?》,《电影到底是要思想还是要血腥?》,《与苏联的比试尚未开始已经失败》。
诸如此类的文章比比皆是。而叫的最响的便是《沪报》。交代一下时代背景1949一1953年,中国还没有实行公有制经济。
这三年多的时间,中国做的是整合民营经济,做公私合营。新中国是一个合法的政权,那种臆想着把有钱人全枪毙,把钱平均分给每一个人的平均主义要不得。
53年以后,整合了民营经济,让国营经济有了基础,中国才开始计划经济,开始小部分实施公有制。
注意,一直到1959年,中国一直是公有制与私有制双轨并行。
公有制占大头,私有制占小头。全面公有制本不该那么快来的,因为生产力和教育水平跟不上。
就连当时的苏联都是公有制和私有制并行(注:苏联一直到解体都有自耕农,在乡村和偏远城市也有私有制的小商贩)。
第二百三十五章 更加暴力的
沪上新闻媒体在之前被李锐打压蛰伏了一段时间后,今天又突然集体发力了。
各种抨击都如潮水一般涌现出来。文化界的人都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电影界的人和宣传界的人互相之间都是有勾连的。
不然的话,很多事情是没法展开的。
而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这样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人指指点点,以道德绑架的方式来要求和指责别人的缺点。
甚至在沪报上还有一名所谓的专家跑出来指指点点。
这对李锐来说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阵仗他见多了,后世搞文化工作要面对风浪可比这个阵仗更大。
文化宣传这个阵地,当真是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就比如说在后世《赡养人类》这样的小说就被很多人质疑,认为终产者这个概念是个伪科学不存在的理念。
但是很多人却不愿意想一想,为什么这本小说叫做“科幻”小说。有人不愿意看到有人写《赡养人类》这样的小说,拍摄这样的电影。
但是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好莱坞一年出产多少反社会主义讽刺共产主义的电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