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6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已经在起步了。趁着国家刚起步,有些东西必须要在这个时候定下调性,不然以后积重难返。
  其中关于医疗行业,后世吵的最厉害的是什么?是中西医之争。中医,西医,听起来只是名字不同。
  但其实内部折射的也是意识形态之争。
  所以李锐一开始就提到了相关的问题。
  一般人,提到中医想到的是什么?
  各种汤药、针灸、一个老医生坐在那儿给你把脉等等,这个画面一点都不现代。
  仿佛一切都停留在几百年前一样。而提到西医,一般人想到的是什么?
  是核磁共振,是各种高级仪器,是微创手术是细胞是基因。
  发现问题在哪儿了吗?中医代表着落后,西医代表着先进。
  而当“医”这个字前面冠一个“西”字的时候,这简直是一场灾难。
  用文字强行将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割裂开来。
  先进的就是西方的,落后的就是中国的。
  这种深入骨髓的认知让传统中医被生生撕裂。
  再加上资本作祟,崇洋媚外等等问题。这个现象就更加明显了。但是只需要深入想一想,什么叫做西医?什么叫做中医?
  中国人自己搞出来的医疗手段和药物为什么要叫做西医?
  所以医疗只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分类,根本不存在所谓中西医。
  中西医的名头是强行对中国医疗事业的撕裂。
  比如说青蒿素,利用现代手段从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这要算中医还是西医?
  如果有人强行说从植物里提出有效成分是中医的话。
  那么欧洲从紫杉树皮里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抗癌治疗,这又算是中医还是西医?
  所以本质上青蒿素、双黄连口服液、紫杉提取液都是现代医学产物。
  用人为的方式将其规划成中国的或者西方的,这是不明智的。如果非要这么分的话,那么中国医生发明的心脏缝合手术就应该是中医。
  韩国医生发明了动脉跟换的手术,那就应该算韩医,让医术跟着国籍走,这才公平。
  这些规矩一开始就要定。中央也觉得挺有道理得。
  所以在1951年年初开始就实行了全面的改制。
  以后医院和医疗教材不再使用中医或者西医的字眼,而是以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为称呼。
  不要再进行无畏的割裂了。这其中自然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中医和西医两边都不开心。
  但是国家强行推动了这项改制,现在麻烦点总比以后一地鸡毛好得多。
  只不过要让现在还习惯挂着中西医名头赚钱的医生们习惯并且顺从这种改制,很明显还是需要一段时间。
  医疗产业的改制刚刚开始,和中国许多其他的产业一样,都要一点点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