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70节(2 / 4)
南洋很多华人通过南洋报纸得知新中国开始流行的各种音乐。
但是苦于唱片很难搞到,所以大家一直都只能是猜测。
一直到章莱盛带回三千套春晚的唱片,这才算是一解很多人的瘾。
还有章莱盛带回来的中国医药和豆豉鲮鱼罐头也在槟城卖的很抢手,唐人街里的中国医生已经越来越多开始使用中国医药治病了。
还有中国的汽水,因为运输不易,所以卖到马来价格极贵。但就算是这样,黄少爷之类的年轻人依旧会买来尝尝。
南洋华人和祖国有时候隔着那么远,但有的时候又距离那么近。近到吃着豆豉鲮鱼罐头,听着唱片里悠扬的歌声,他乡便化为故乡。
黄少爷对中国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并不熟悉这个国家,他对这个祖国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于长辈的教导。
另一个方面,最近一年新中国的文化攻势在南洋的华人圈子里渐渐的刮起了一股新的风潮,成为了一种流行。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包括黄少爷在内的很多槟城华人,他们都有亲人死在中国。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的牺牲。仅仅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他们的内心也希望中国能强大起来,至少这样自己的亲人朋友才算是没有白死。
黄少爷的感情具有代表性,是很多年轻一辈南洋华人对中国感情的代表,多少有一些拧巴。
“歌唱的好,电影拍的好又有什么用呢?”黄少爷闷闷的坐在茶室里说着:“美国人来了,把东北打烂了,中国没了工业,那还能有什么呢?靠唱歌唱死美国佬吗?”
“哎……美国佬啊……”茶室里有老一点的茶客抽着水烟感慨着:“新中国怎么挡啊。可怜我的三儿子跑去中国给国军开卡车,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死了。”
“说是为了让中国强大,为了我们这些漂泊海外的华人有依靠,那些后生们才去的。哎……都是泡影罢了。”
老茶客抽了口水烟,无奈的低头。
茶室里的气氛有些低沉,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觉得中国可以和美国抗衡。
即便是在场之人中有支持国民党的,但是他们依旧不想中国被打坏。因为中国被打坏了,他们的后生晚辈在中国的一切牺牲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南侨机工的血也就全都白流了。
就在茶室里气氛很低迷的时候,有一个有力的男声响起:“各位,何必那么沮丧?谁说中国东北就会被美国佬打坏呢?”
众人闻声看去,一个眼睛有神的年轻男人如此说道。
这个男人正是之前被组织上派去香港的江明。
江明当时在香港的主要任务就是和辉瑞公司联系,将蓝色小药丸以最高的价格出售,换来足够多的外汇和医药生产设备。
现如今蓝色小药丸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和辉瑞的交易也没太多问题了。
辉瑞公司运来的各种二手医药设备也被走私送去了白云山医药厂内,南国药都的框架已经开始搭建。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
江明觉得自己就算是继续待在香港也做不了更大的贡献。
于是主动向组织请缨,想要前往更需要他能力的地方。组织经过考虑,把江明派遣至南洋。
他和章莱盛等南洋华商一起回到马来,并且准备着手开设一家专门的中国公司与南洋华商互通有无,且逐步增加新中国在南洋华人中的影响力。
这件事的挑战性明显比在香港做一个人形记账本更高,江明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他来南洋时间还短,才刚刚租下一个办公室,连组织框架都没好好搭建起来。 ↑返回顶部↑
但是苦于唱片很难搞到,所以大家一直都只能是猜测。
一直到章莱盛带回三千套春晚的唱片,这才算是一解很多人的瘾。
还有章莱盛带回来的中国医药和豆豉鲮鱼罐头也在槟城卖的很抢手,唐人街里的中国医生已经越来越多开始使用中国医药治病了。
还有中国的汽水,因为运输不易,所以卖到马来价格极贵。但就算是这样,黄少爷之类的年轻人依旧会买来尝尝。
南洋华人和祖国有时候隔着那么远,但有的时候又距离那么近。近到吃着豆豉鲮鱼罐头,听着唱片里悠扬的歌声,他乡便化为故乡。
黄少爷对中国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他并不熟悉这个国家,他对这个祖国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于长辈的教导。
另一个方面,最近一年新中国的文化攻势在南洋的华人圈子里渐渐的刮起了一股新的风潮,成为了一种流行。
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包括黄少爷在内的很多槟城华人,他们都有亲人死在中国。
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巨大的牺牲。仅仅是为了那些死去的亲人朋友,他们的内心也希望中国能强大起来,至少这样自己的亲人朋友才算是没有白死。
黄少爷的感情具有代表性,是很多年轻一辈南洋华人对中国感情的代表,多少有一些拧巴。
“歌唱的好,电影拍的好又有什么用呢?”黄少爷闷闷的坐在茶室里说着:“美国人来了,把东北打烂了,中国没了工业,那还能有什么呢?靠唱歌唱死美国佬吗?”
“哎……美国佬啊……”茶室里有老一点的茶客抽着水烟感慨着:“新中国怎么挡啊。可怜我的三儿子跑去中国给国军开卡车,被日本人的飞机给炸死了。”
“说是为了让中国强大,为了我们这些漂泊海外的华人有依靠,那些后生们才去的。哎……都是泡影罢了。”
老茶客抽了口水烟,无奈的低头。
茶室里的气氛有些低沉,原因很简单,没有人会觉得中国可以和美国抗衡。
即便是在场之人中有支持国民党的,但是他们依旧不想中国被打坏。因为中国被打坏了,他们的后生晚辈在中国的一切牺牲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南侨机工的血也就全都白流了。
就在茶室里气氛很低迷的时候,有一个有力的男声响起:“各位,何必那么沮丧?谁说中国东北就会被美国佬打坏呢?”
众人闻声看去,一个眼睛有神的年轻男人如此说道。
这个男人正是之前被组织上派去香港的江明。
江明当时在香港的主要任务就是和辉瑞公司联系,将蓝色小药丸以最高的价格出售,换来足够多的外汇和医药生产设备。
现如今蓝色小药丸的生产已经走上正轨,和辉瑞的交易也没太多问题了。
辉瑞公司运来的各种二手医药设备也被走私送去了白云山医药厂内,南国药都的框架已经开始搭建。
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剩下的便是按部就班。
江明觉得自己就算是继续待在香港也做不了更大的贡献。
于是主动向组织请缨,想要前往更需要他能力的地方。组织经过考虑,把江明派遣至南洋。
他和章莱盛等南洋华商一起回到马来,并且准备着手开设一家专门的中国公司与南洋华商互通有无,且逐步增加新中国在南洋华人中的影响力。
这件事的挑战性明显比在香港做一个人形记账本更高,江明毫不犹豫的就接下了。
他来南洋时间还短,才刚刚租下一个办公室,连组织框架都没好好搭建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