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27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这个政策错了吗?并没有,只不过是让一些人吃了些苦,他们不乐意了罢了。
  调整新中国这辆大车容易吗?显然不容易。李锐清楚,看了李锐提供的材料的毛主席、周总理他们更清楚。
  996和007可不是革命烈士舍生忘死建立新中国所渴望的新世界。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只能从基层出发。
  其中一个关键就在于,毛主席认为新中国其实不需要那么多大学。
  尤其是各种全科大学,数量巨大,但是成果却很少。
  尤其是后世那种到处都是二本、三本和野鸡大学。
  对科研用处很小,但是却占着国家的补助。
  教出来的学生也基本上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很多时候二本大学里读机电、工程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
  而且大概率他们这辈子也不会和机电、工程这些工作打交道。
  既然如此,那么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制定好政策,规划好新中国的发展。
  集中本就不多的资源,努力搞科研型高校。更多的学生,不论是城市里的学生还是农村的学生,以后都以职业教育为主。
  能不能彻底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不知道,但总要在这条路上闯一闯,每条需要走的路都要走。
  而不是站在原地大吼:“这条路走不通!”
  于是便躺在原地不动弹了。
  高碑店附近的村民里选出了一百来个代表,也跟着南洋子弟们一起参观这所新建的职业学业校。
  王大爷爷孙也在期间,因为王大爷的孙子今年刚好念初中最后一年了。
  他马上就要面临人生最重要的选择,那就是继续读高中,还是直接毕业参加工作。
  初中在这个年代也算是个高学历了。
  要是参加工作的话也能去到北京城的街道社区直接参加工作。
  一百多名村民代表和十几名南洋子弟在校长黄章的带领下进入学校参观。
  这所职业学校占地面积巨大,和一所大学几乎没差别。
  不过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是待修建状态,没有全部修建完成。而且学校内还有大量的土地空置着,这些土地并不是打算用来盖房子的,而就是农田和水塘。
  就像是黄章所说,学校真的教种地。
  村民代表们瞪着眼看着这些已经开垦出来的土地惊讶道:“还真的在学校里种田啊!”
  校长黄章笑着问各位村民:“大家都说种地不用学,看看我们学校老师搞出来的农田和你们村里的比比,是不是要更好点?”
  黄章这话还真的不是吹嘘,为了搞这个学校,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
  除了修建校舍外,最重要的就是各种师资力量了。
  黄章从各地抽调了一些相关专业人士,这其中就有农学方面的专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