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夸赞辛盛道:“盛哥儿又长高了些,瞧这摸样一表人才的,不愧是秀才老爷家的少爷,日后定也是个有造化的。”
  一路上给辛盛这个薄面皮的儿郎夸得面红似血,好不容易才穿过了大半个村子到了自家。
  辛家三兄弟的院子是挨着的一排,其中辛长平的院子是辛家原来的祖宅,两个弟弟的院子是后来族里划的地基新建的。
  自辛长平一家搬去县城后,祖宅就只剩他爹辛丰收住。
  后来辛夏娘带郭玉娘回来便跟着她爹一块儿住在大哥的院子里。
  这院子当初辛长平考上秀才后,族里出钱重建了一次,房子修得又结实又宽敞,足足六间大瓦房。
  辛长平将驴车赶进了院子里,辛丰收听到动静从堂屋里出来,便嘱咐几个小孙子:“去叫你们爹娘过来。”
  “好的,阿爷。”辛庆和辛墨应了一声便往自家跑去,只辛砚赖在这边,说要帮着卸驴车上的东西,瞧见不少村里难得见到的点心匣子,便嘴馋的抱得紧紧的。
  惹得刚赶过来的辛长康没忍住上前一脚踢在他屁股上,笑骂一声:“你小子这没出息的样子,你老子平日里亏了你嘴是怎么的?”
  “镇上的点心哪有县里的精致好吃。”辛砚机灵的几步躲到他大伯的身后。
  还挤眉弄眼的问他大伯说:“大伯,有没有赵记糕饼铺的桂花糕?我最爱吃这个了!”
  辛长平被他的怪相逗得笑了起来,连连点头说:“有的有的,忘不了你小子爱这个,去年一匣子桂花糕你一个人就吃了一半,你大伯母早早就跟赵记糕饼铺定好了,这次有一匣子是单给你一个人的。”
  “就知道大伯、大伯母待我好!”辛研闻言高兴得眉飞色舞的,干劲十足的一趟趟的去帮着搬行李。
  那模样看得辛长康哭笑不得,骂到:“往日里让你干点啥谁都指挥不动你,这会儿上你大伯这献殷勤,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大伯家的儿子。”
  “大伯要是愿意要我,我就跟着大伯去县城里住。”辛砚一点都不怕他爹爹。
  平日里他做错啥了,他爹爹若要动他一个指头,他娘亲都得哭着抹眼泪。
  辛砚拿捏他爹那可是拿捏得死死的,每次只要他爹爹一生气,他就哭着去找娘亲求救。
  他爹爹一见他娘亲哭就没办法,完整的话都说不出一句,只知道一声声的说:“我错了,
  我错了,娘子莫哭了。”
  朱氏是最见不得辛长康打孩子的,总说:“孩子错了要教他道理,你那手劲没轻没重的要给孩子打伤了怎么办?他不是你生的,你不心疼,他是我疼了一天一夜才生下来的,你敢动他试试!”
  要不是辛砚阿公是个明事理的人,总拘着他抄书反省,而朱氏也不敢跟她爹爹哭闹,辛砚都该被养成无法无天的小霸王了。
  听辛砚这么说,辛长康颇觉得丢脸,他觉得他这儿子就是书里说的嫌贫爱富。
  第10章
  大概是听朱氏说多了当农民地里刨食没出息,这小子从小就羡慕他大伯家的日子。
  而辛砚其实有时候,也是真的恨自己为什么不是大伯的儿子。
  以往辛长平家还在村里住的时候,辛盛进进出出就被族亲们恭维的喊秀才老爷家的小少爷,喊他则是辛老三家的小子。
  后来辛长平搬去了县城之后,他就更羡慕了,他平时连镇上都去不了几次,可辛盛却常年住在县城里,还在最好的书院里读书。
  辛砚是村里蒙学堂里这批孩子里最聪明的那个,他二堂兄辛庆虽然比他年岁大,但学习进度可比不上他。
  同窗的孩子们都还在学百家姓,可他千字文都快要学完了,阿公也常夸赞他聪明。
  当年辛丰收卖了家里的五亩上好水田供辛长平去黎山书院求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