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1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小女童硬是咬着牙扛着,扎完针疼得满头的汗,还记得同他道谢。
  姜御医便揭过这一茬不再提,只板着脸让姜南星继续用心默方子,他必要让孙子学会姜家的医术,可不能让姜家后继无人!
  辛家正房的窗户和里外的两道门都紧闭着,也没能阻挡住宋氏的痛叫声,歇斯底里的声音听得人心里发颤。
  辛长平围着院子里的石桌绕圈走着,一刻也停不下来,辛盛也焦急的站着,眼睛和耳朵都时刻盯紧了屋内的动静。
  只有苏大夫坐在冰凉的石凳上坐立难安,心里想着:我是不是也应该站起来?
  还是忍不住开了道门缝探头出来偷瞧的辛月,看见了苏大夫的窘状。
  她从屋里拿出几个宋氏做的垫子,递了一个给苏大夫,别的铺在其他的石凳上。
  辛长平和辛盛这才恍然回神,冬日院里的石凳寒凉似冰,难怪苏大夫脸上表情怪异,挪来挪去最后只贴着一小角虚坐着。
  辛长平连忙道歉:“怠慢了苏大夫,还请原谅,今日我实在是心慌,盛哥儿快去泡些热茶汤来给苏大夫驱驱寒气。”
  辛盛应下了,连忙去自己屋里取茶叶茶具,辛月便跑去灶房帮着取水,她实在不想在屋里关着瞎猜宋氏的状况,便想混在院里待着一块等。
  到灶房见放菜的架子上放着一大块姜,她还取了掰下了一小块,打水洗了去案板上去皮切成丝,装进小碟里一块儿端了出去。
  苏大夫见了捋着自己的胡子赞同的说:“这姜确实是驱寒的好物。”
  辛盛泡好了几杯姜茶,四人便都围着石桌坐下喝姜茶。
  苏大夫见这一家子都是心不在焉的模样,还特意出言宽慰他们道:“无需太过担忧,上次来替辛夫人请脉时看过,胎位极正,生起来不会太艰难,听辛夫人的声音也中气很足,看来最近调养得也好。”
  辛长平闻言,今日一直紧绷的脸上才第一次露出个笑容,说:“那就好,那就好,您开的药我夫人一直按时吃了。”
  第15章
  吃了颗定心丸,辛长平总算有心情同苏大夫说话:“先前我夫人一直吃饭胃口不佳,我大姐来照顾了大半月,胃口也大了许多,总算是涨了些份量。”
  苏大夫因为住得离青松巷近,他的药堂便开在一巷之隔的柳荫巷,辛家自从搬来县城,请大夫看病抓药都是在苏大夫的仁心堂。
  宋氏这胎怀上起,便是请苏大夫把脉确诊的,后续的保胎也都是托了苏大夫,是以苏大夫跟辛家也算相熟的人家。
  为了缓解辛家人紧张的情绪,苏大夫便出言打趣道:“哦?那辛大姐的厨艺定然十分好了,辛夫人这整个孕期都抱怨肚里孩子害她食欲不振,怀着身孕竟还比先前瘦了些,难得竟然能吃下许多。”
  辛长平便直点头,邀请道:“我大姐以前跟大姐夫在外置办酒席,厨艺极好,等我夫人生下孩子,苏大夫也留下吃饭,尝尝我大姐的手艺!”
  苏大夫摆着手说:“今儿就算了,孩子刚生出来家里有得忙乱的,我就不留下来添乱了,改日改日。”
  辛长平一想也是,要感谢苏大夫也不急一时,反正隔壁巷子住着,哪日做了好酒菜再上门去请也行,便说:“那行,这大年初二还麻烦您出门,实在是过意不去,等备好酒菜再上门请您,您一定要赏光。”
  苏大夫点头道:“一定一定,咱们隔着巷子也算是邻居,这点小事不算麻烦,月后孩子满月,不请我也要来的。”
  苏大夫年岁也不是太大,与辛长平同年,只是月份小些。
  苏家的仁心堂也是祖上传下来的,前几年苏大夫的爹去外地进药时遇到了山匪,人没了,苏大夫才接手了药堂。
  一开始因着他年纪不大面嫩,没少受排挤欺负,后来因为结识了辛家,辛长平在县衙是有脸面的人物,借着辛家的旗号,那些人怕他跟辛长平告状,日子才渐渐好过了。
  苏大夫是个感恩的人,所以这些年不论何时,只要辛家上门来请大夫,他都亲自上门。
  苏大夫举着茶杯,以茶代酒的敬辛长平道:“辛大人,咱们两家也交往这几年了,做大夫的不能盼着客人关照自己生意,只说因为您,这些年我的药堂官面、街面都少了多少麻烦,我都念您的好,拿您当朋友,所以您也不要怕麻烦我,不论何时有需要我的地方,都尽管来找我。”
  辛长平闻言端起杯子郑重的同苏大夫碰杯,将茶一饮而尽,道:“说得没错,咱们也是朋友了,那日后就不要再叫我辛大人了,我年长你几月,你便叫我长平兄便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