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日常 第2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辛月默默放弃了托人去江州采购布匹的想法,看来还是自己想简单了,这可不是现代,一个物流发过来两三天便到,货损了有快递公司赔的时代。
  张大郎却因为见辛月对江州布匹感兴趣,以为她是想买便宜的绸布做新衣,眼珠子转了转小声说:“月娘妹妹可是想买绸做衣服?若是想买便宜的江州绸布,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走镖的人自己也会偷偷买一点跟着商队运回来,私下交易只要一两银子一匹,我的银子都买了吃食了,但我知道谁那带了绸布回来,若是你家需要,我可以帮你去问问,我们昨日才回来,他们那些绸布定然还没来得及出手。”
  “一两银子一匹?”辛月顿时心动,这可比本地的布庄便宜了三成多,便连忙追问:“都是白绸吗?”
  张大郎摇头说:“白绸可不好卖,除了家里有孝要守的人家,平日里谁爱穿白的,买回来自己染色还怕染坏了毁了布,只有大些的布庄,他们有成熟的染布技术,才会采买便宜的白绸回来自己染,我们镖局的兄弟带回来的是染好色的绸布,都是红绸、黄绸、青绸、蓝绸这些常见好卖的颜色。”
  辛月一听,顿时坐不住了,生怕晚了这便宜的绸布飞了,便跟张大郎说:“张大哥等我去问过我娘再来回话。”
  辛月小跑着去宋氏屋里,因为怕辛年人小受不得寒,宋氏的屋里一直烧着火盆,门是掩着的。
  辛月先轻轻的敲了两下门,听到宋氏喊进才推开点门缝闪身进去,又快速把门给带上。
  屋里辛年自己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宋氏却下了床一个人在屋里归置历年攒下的布匹、丝线。
  见到辛月进来,宋氏便问:“听着外边儿挺热闹的,是隔壁张家的孩子们过来了?”
  辛月点头说:“先是张家的三兄弟们过来了,张大哥拿了些江州的点心送来我们尝尝鲜,后来张家婶子带着做好的饭食来说中午和我们一块凑个席。”
  宋氏听了笑起来说:“原来是张大郎回来了,定是你缠着你姑母做的那炸鸡勾来的,那孩子从小就馋,这么大了也没变。”
  辛月并不觉得张大郎嘴馋有什么不对,说起来在古代张大郎的年纪都能当爹了,但在现代这个年纪还是个清澈的大学生呢。
  大学生嘴馋爱吃些美食多正常不过啊
  。
  辛月便不跟着宋氏拿张大郎逗笑,反而心虚的转移话题,毕竟自己才是那个二十多还嘴馋的罪魁祸首。
  辛月瞧见宋氏摆出来的绸布,都或多或少的用了些,没一匹是完整的,便凑过去和宋氏说:“娘亲,咱们要不要买些便宜的绸布备着到时候开铺子用?刚刚我听张大哥说,他们镖局才从江州回来,有人私带了些彩绸才卖一两银子一匹呢。”
  “这么便宜?”宋氏听了也是一惊,她娘家的绣庄用布多,算是布庄的大客户了,采购彩绸也要一两八钱银子一匹,这还是优惠价了,布庄零卖的彩绸可是二两银子一匹的。
  宋氏自从昨日和丈夫孩子说定了要开绣铺,今日便开始清点家当,家里往日娘家要她做绣品,宋氏她爹大概是自觉亏待了宋氏,布匹和丝线都是成匹、成卷的送来的,有富裕的也从不曾要宋氏归还,宋氏除了给家里人做衣服,着实剩下了不少。
  这开绣铺宋氏手里没多少本钱,便想着把积攒的布匹挑拣些好的拿出来先用着,免得到时候一开始进货就得填进去太多本钱。
  “是啊,说还是红、黄、青、蓝这些好卖的颜色呢,娘亲咱们要不要趁机会买点?若是晚了被别人买走了,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遇上呢。”辛月可着急了,生怕错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宋氏要开这个铺子,辛月的兴奋劲也不比宋氏小,她如今年龄还小,先给宋氏打打下手,等日后过几年她大了,迫不及待的要大展拳脚。
  宋氏没避讳辛月就取出了家里攒钱的匣子,看着里面的散碎银子叹了口气说:“可家里现在没多少钱了,最多也就能买上两匹布,若是等些时日,你爹爹跟你阿爷、叔叔们商量好了,把家里的地抵押了换了银子回来,倒是得一次买上个八匹、十匹的,一匹布最多做十套衣衫,铺子开起来有了生意,可不经消耗的。”
  辛月听了也跟着皱起眉,她手里也就过年收的那点压岁钱,加起来也就不到三钱银子,最多买个两丈布,只够做两身衣服的,顶不上什么用。
  宋氏犹豫了半响,把匣子里的钱凑了个二两银子出来,递给辛月说:“可惜不凑巧,那便先买上两匹吧,我不好出去,你帮我谢谢你张大哥,就说劳烦他了,日后得空我做一双结实的马靴谢他。”
  张大郎在外走镖,靴子废得极快,张家婶子不善针线,都是买了料子给些钱,寻巷子里善针线的妇人帮着做,以往也曾寻过宋氏帮忙,宋氏的手艺好,做的靴子最是合脚,张大郎爱穿得很。
  可等杨氏知道宋氏的手艺绣的绣画一副都要卖出十两银子,哪会占这种便宜,后来便一直寻巷子里靠给人代做针线活为生的何嫂子做,直跟宋氏说:“你这手艺精贵,这个臭小子的脚哪配穿这么好的鞋,耽误你这么多功夫,给他穿了白瞎了。”
  辛月捧着二两碎银子出了门,一边走一边想:只买两匹布可不够用,如今家里现钱不够,不知道张大郎那些兄弟能不能接受延期付款。
  张大郎已经喝了几杯茶,辛家灶房里辛姑母又炸起了炸鸡,在辛家闻到的味道比之前还要浓郁勾人,他嫌弃流口水的小弟张三郎丢人,正在训斥他。
  辛月一进门就见张三郎眼含着一泡泪,撅着嘴巴不服气的瞪着张大郎,只是他人小嘴不利,又有些怕这个常年不在家的哥哥,不敢和对亲近的二哥似的耍赖,便整个人显得委屈巴巴的。
  郭玉娘见了都掏出刚刚张大郎送的荷包,拿出一颗精致的橘子糖来哄他说:“三郎弟弟莫哭,吃个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