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2)
“我们带他转了转,小孩子嘛,玩性大,不小心摔了一跤。”父母相互应和着,外婆看了他们一眼,没说话,只是带着小孩回屋里上药,两个大人跟着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屋里的特殊布局。
“妈,你养狗了?不是狗毛过敏吗?养什么狗,对身体不好。是不是这孩子要养的?怎么这么不懂事。”
“少扯孩子,愿愿可乖了,我看那小狗欢喜才养的,用不着你们管哈,话说这没过年呢,来干什么的?”
父母互相看了一眼说:“我们打算把他带到城市里,他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了,这里的教学质量到底还是没城里好。”
外婆将孩子换了衣服塞进被窝里,走出来,面色不善道:“那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一茬?现在想起来什么教学质量了,我看是又快评优了,老师孩子却是留守儿童这件事情传出去不好听吧。”
老人家毫不留情面,一句话戳破他们的目的,两个人倒也没脸红,母亲说:“我们知道这些年对愿愿有所亏欠,当初年轻不懂事,现在我们都很想孩子,想弥补他,给他最好的,妈你也是教师,也说孩子很聪明,这乡下幼儿园还好,小学等于人生起跑线,大城市机会多,教学质量也顶尖的,我们不想埋没了他,而且每次跟这孩子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来看他,我们也跟着心酸愧疚……”
到底还是亲生骨肉,外婆冷着脸,双方僵持很久后,外婆叹了口气说:“算了,谁叫孩子一直想爸爸妈妈,你们最好说到做到,等愿愿醒了,你们跟他谈吧。”
“好吧,妈你要跟着去吗?还有这狗……不是我们不想养,这城里规矩多,有些狗不好养,最近下毒毒狗的也多,这……”
“……知道了,我不去,我到时候跟愿愿讲。对了,你们看到我的狗没,土黄色的,中华田园犬,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纷纷摇头说:“没有。”
当晚,小江愿时因为冻太久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村子里的诊所治不好,又开车去镇里,镇里吊了瓶水不见好转,再这样下去孩子要烧毁了。
当夜,一辆救护车后跟着一辆白色小轿车驶离乡间,奔向城市。
道路还未离开乡间便被什么东西阻拦了道路,司机下车一看,是一条土黄色的狗横躺在中间,身上的毛发被血染成红色,身下的血液早已干涸,内脏破膛而出。
很明显是被车撞死的,乡下乱窜的动物很多,保不齐出意外。
为了开车,他们将狗转移到路两旁的田里,然后上车离开了。
救护车发动,后面打着远光灯的白车跟上,轮子压过路面,车轮下留下早已干涸的血迹。
当夜,下起了雪,积雪掩盖路面,也将那只小狗埋葬,冰雪消融后,路面早已恢复如常,而狗早已不见踪影。
等到小江愿时再次醒来时,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外婆、没有小狗,只有爸爸妈妈。
他们跟江愿时说清原委,告诉他自己生病的严重、他们的焦急、费尽心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小江愿时要在城里住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他该高兴才对,但在如此陌生的环境下,小江愿时最后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那外婆和小黄也会来吗?”
看着父母摇头,小江愿时没有哭,只是更加茫然,空洞,仿佛心口漏了一个大洞,有风灌进来。
好疼。
第106章 寻找“江愿时”(五)
小江愿时乡间生活的悠闲戛然而止,却而代之的是在父母家里的拘束。
那些新鲜的看着很高级的东西令小江愿时陌生,大病初愈的他没忍住偷偷摸了摸,就被父母呵斥,说没洗手不准乱摸。
小江愿时的手背在身后,默默地攥着。
在家里看到父母要问好、食不言寝不语、自己的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碗筷自己收拾、作业写不完不许睡觉、可以玩益智类玩具、但电子游戏不可以……
看上去很常规的要求,但不知为何等到实践的时候,却总不如人意。
五岁半的小孩子下意识地想黏着爸爸妈妈,但他的小心依赖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有时候爸爸妈妈会温和地摸摸他,夸奖他,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被一句“爸爸/妈妈很忙”打发掉了,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工作的不顺而迁怒小江愿时,他们不会打孩子,因为孩子要带出门,身上有伤痕会被别人发现,引人口舌,所以小江愿时只会被罚站,不许动,任由家里的冷漠刺激着孩子的神经,直到他哭出声来,父母才会满意,然后又像爱他了一样,安慰他。 ↑返回顶部↑
“妈,你养狗了?不是狗毛过敏吗?养什么狗,对身体不好。是不是这孩子要养的?怎么这么不懂事。”
“少扯孩子,愿愿可乖了,我看那小狗欢喜才养的,用不着你们管哈,话说这没过年呢,来干什么的?”
父母互相看了一眼说:“我们打算把他带到城市里,他也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了,这里的教学质量到底还是没城里好。”
外婆将孩子换了衣服塞进被窝里,走出来,面色不善道:“那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怎么没想到这一茬?现在想起来什么教学质量了,我看是又快评优了,老师孩子却是留守儿童这件事情传出去不好听吧。”
老人家毫不留情面,一句话戳破他们的目的,两个人倒也没脸红,母亲说:“我们知道这些年对愿愿有所亏欠,当初年轻不懂事,现在我们都很想孩子,想弥补他,给他最好的,妈你也是教师,也说孩子很聪明,这乡下幼儿园还好,小学等于人生起跑线,大城市机会多,教学质量也顶尖的,我们不想埋没了他,而且每次跟这孩子打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来看他,我们也跟着心酸愧疚……”
到底还是亲生骨肉,外婆冷着脸,双方僵持很久后,外婆叹了口气说:“算了,谁叫孩子一直想爸爸妈妈,你们最好说到做到,等愿愿醒了,你们跟他谈吧。”
“好吧,妈你要跟着去吗?还有这狗……不是我们不想养,这城里规矩多,有些狗不好养,最近下毒毒狗的也多,这……”
“……知道了,我不去,我到时候跟愿愿讲。对了,你们看到我的狗没,土黄色的,中华田园犬,怎么到现在还没回家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纷纷摇头说:“没有。”
当晚,小江愿时因为冻太久发起了高烧,昏迷不醒,村子里的诊所治不好,又开车去镇里,镇里吊了瓶水不见好转,再这样下去孩子要烧毁了。
当夜,一辆救护车后跟着一辆白色小轿车驶离乡间,奔向城市。
道路还未离开乡间便被什么东西阻拦了道路,司机下车一看,是一条土黄色的狗横躺在中间,身上的毛发被血染成红色,身下的血液早已干涸,内脏破膛而出。
很明显是被车撞死的,乡下乱窜的动物很多,保不齐出意外。
为了开车,他们将狗转移到路两旁的田里,然后上车离开了。
救护车发动,后面打着远光灯的白车跟上,轮子压过路面,车轮下留下早已干涸的血迹。
当夜,下起了雪,积雪掩盖路面,也将那只小狗埋葬,冰雪消融后,路面早已恢复如常,而狗早已不见踪影。
等到小江愿时再次醒来时,是在医院的病床上,没有外婆、没有小狗,只有爸爸妈妈。
他们跟江愿时说清原委,告诉他自己生病的严重、他们的焦急、费尽心力。
还有一个好消息,小江愿时要在城里住和爸爸妈妈团聚了。
他该高兴才对,但在如此陌生的环境下,小江愿时最后还是小心翼翼地问:“那外婆和小黄也会来吗?”
看着父母摇头,小江愿时没有哭,只是更加茫然,空洞,仿佛心口漏了一个大洞,有风灌进来。
好疼。
第106章 寻找“江愿时”(五)
小江愿时乡间生活的悠闲戛然而止,却而代之的是在父母家里的拘束。
那些新鲜的看着很高级的东西令小江愿时陌生,大病初愈的他没忍住偷偷摸了摸,就被父母呵斥,说没洗手不准乱摸。
小江愿时的手背在身后,默默地攥着。
在家里看到父母要问好、食不言寝不语、自己的衣服自己收拾、自己的碗筷自己收拾、作业写不完不许睡觉、可以玩益智类玩具、但电子游戏不可以……
看上去很常规的要求,但不知为何等到实践的时候,却总不如人意。
五岁半的小孩子下意识地想黏着爸爸妈妈,但他的小心依赖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有时候爸爸妈妈会温和地摸摸他,夸奖他,但大多数时候只是被一句“爸爸/妈妈很忙”打发掉了,甚至有时候他们会因为工作的不顺而迁怒小江愿时,他们不会打孩子,因为孩子要带出门,身上有伤痕会被别人发现,引人口舌,所以小江愿时只会被罚站,不许动,任由家里的冷漠刺激着孩子的神经,直到他哭出声来,父母才会满意,然后又像爱他了一样,安慰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