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梳无奈地问她这又是为什么,燕环知道:“我是个甚么出身,我是有自知之明的,即便我肯、他肯,他爹肯麽?再者若真有那么一遭,往后该怎么跟人介绍自家正头娘子呢?”
  当官的娶个平头百姓家的姑娘倒不算个什么稀奇事,但娶个出身风月场所的却是屈指可数。燕环又不稀得做妾室仰人鼻息,自己有银钱傍身何苦去受那乌糟气?
  众人闻言也不多劝了,只由着燕环去。
  梁照儿笑道:“说不准此番去汴京能教咱们燕环碰上个如意郎君也犹未可知的。”
  “也有行,没有也成,也没什么我没见过的。”燕环云淡风轻道。
  玉梳、李瘸子和关大娘今日都来送别了。
  懋哥儿被玉梳抱在怀里,眼见梁婋被抱着准备上马车,撇了撇嘴,头一遭在外人面前嚎啕大哭了起来。
  “懋哥儿这么小也知道分别了。”梁照儿笑着把怀里的梁婋往懋哥儿身边凑了凑,想逗他开心。
  玉梳给懋哥儿擦了擦眼泪,哄道:“你婋儿妹妹跟着姨娘要上京去,再回来给你带许多吃的、玩的可好?”
  懋哥儿见众人都围在他身边,羞涩地将头埋进玉
  梳的胸前,小身子来回扭动着,嘴里不知道嘟囔着些什么。
  李瘸子和关大娘两位长辈又在车前交代了许多,直到雨有越下越大之势才回了屋檐下挥手示意沈度和玉松赶马车朝城外去。
  第105章
  打扬州上汴京有两条路能走,一条水路,一条陆路。水路先乘船入京杭运河的淮扬河段,再转入淮河,接着顺着淮河的支流泗水北上,到达徐州附近水域,然后从汴河抵达汴京。这条路虽然平稳,但耗时太长,且四人带着大包小包,若是坐船下了船还得再租赁马车,倒不如直接驾马车走陆路北上。
  陆路更简单了,只需沿着官道一路向西,看见汴京城的城门再停下就是了。
  五人走了半个多月才摸到汴京城的边。
  进汴京城的城门可比进扬州城的严格多了,城门前把守的侍卫将马车里里外外都查了个遍,又挨个叫他们拿路引出来。
  “沈……阿狗,扬州西溪村人?”看城门的侍卫沉声道。
  沈度一时未反应过来,被梁照儿悄悄拧了一把,才道:“是草民,官爷。”
  那侍卫听对面四人口音像从南边来的,多了几分警惕,狐疑道:“你真是沈阿狗?莫不是假冒作他人想流窜进京城意图不轨的贼人罢!”
  玉松抽了抽嘴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侍卫说的也不算错。
  “官爷真爱说笑,这不是我官人沈阿狗,还能是谁?孩子都抱在怀里呢。”梁照儿一边说着,一边还将怀里的梁婋抱给那侍卫看。
  梁婋胆子大,也不怕那带刀侍卫,伸出手就想抓侍卫的头发,吓得穗穗连忙一把抓回她的手,小声哄道:“婋姐儿乖,人家的头发可不许拽。”
  那侍卫仍半信半疑道:“近来进出的人多了,我们自然得盘查的仔细些。你们几人瞧着年岁不大,可穿戴却比寻常人家好上不少,又不是有名有姓的,难免有些可疑。”
  这世道当真是没钱也不行,有钱也不行,还得有地位、有权、有名望才行。
  梁照儿只好赔笑说:“我们一家子是来汴京做生意的,在扬州有家正店,文书都齐全着呢,此番来汴京也有刘大人家眷引荐,租赁下的铺子就在马行巷东头。”
  沈度将各类文书都从怀里掏了出来给那侍卫瞧。
  侍卫见状已信了七八分,却又不肯轻易放了几人,便绷着脸问:“汴京城里姓刘的大人掉一块板砖下去不说砸死十个也能砸死八个,你说的是哪个刘大人?”
  沈度闻言脸色一沉,这侍卫唧唧哝哝不说,态度更是颐指气使的,听到他们是南方口音便多加盘查,旁边比他们后来的好多都进去了。若非顾忌着身旁女眷和如今良民的身份,他早就想跟这侍卫比划两下子了。
  燕环插嘴道:“从前出使过西域的那位刘大人,这你都不知道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