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五人被身后人潮裹挟着前移,州桥两侧,食摊连绵。叫卖声此起彼伏,或扬或抑,混着油香、面气、蜜甜,在夜气里漫溢。不远处瓦舍之内,喧声如潮:歌姬展喉,舞姬旋袖,相扑士吆喝震梁,木偶戏班鼓点轻急,更有蹴鞠儿郎喝彩声穿檐而出,沸反盈天。
  众人打听了汴京城中有名的食肆,每处各拣了几样招牌菜尝了尝,有李四家、段家的北食,金家、周家的南食,还有曹婆婆肉饼和王道人的蜜煎。
  勉勉强强吃到三四分饱,几人便留着肚子去了樊楼。
  樊楼踞御街巷之北,有东、西、南、北、中五座楼宇鼎立而成,每座楼皆高三层,楼与楼之间有飞桥供人来往,内部有走廊楼梯供人上下,明暗相通,客人可在此自由穿行。
  到了此处,梁照儿才明白为何临行之前连珠曾对她说汴京就是个销金窟,有多少银钱在这都不够使的,没有最豪,只有更豪。
  作为最大的官家正店,樊楼自酿的“眉寿”与“和旨”两款酒,被誉为名酒之首。
  既然来了,岂有不尝的道理?
  梁照儿大手一挥,各要了一壶,又点了葱泼兔、金丝肚羹、荔枝腰花和火腿莲子豆腐羹几样出名的,还配了份软酪和糖霜玉屑作饭后甜品。
  小二依次记下梁照儿方才所点的菜,见他们人多阔绰,又忍不住推销起旁的来:“娘子不如试试缕金香药,以香料入馔,或拌肉食、或调羹汤,味道别提多好了。”
  还不等梁照儿说什么,沈度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人狠话不多:“加。”
  从前自个儿身上没钱,只能给梁照儿买些彩石做的花胜,如今有钱了,难不成还学那卖油的娘子净用水梳头?
  自然是加,使劲加,但凡是老婆孩子多看两眼的,只要荷包里的钱够,全拿下。
  梁照儿把婋姐儿抱起来,拎着她的小手朝着沈度作了个揖,笑盈盈道:“谢谢爹爹,爹爹当真阔气。”
  沈度面色如常,轻轻捏了捏梁照儿的手,凑到她耳边小声道:“别光现在喊啊,夜里也喊。”
  “唰”的一下,梁照儿的脸红成猪肝。
  玉松见状也欲掏银子买穗穗欢心,却被穗穗一把拦下:“好了,明日再轮到你显摆,点一大桌子吃不完岂不是浪费了?”
  燕环被桌上四人气得食不下咽,连忙将婋姐儿从梁照儿手里抱了过来:“好了,这下大家都有伴了。”
  婋姐儿笑着抬头喊“姨”、“姨”,活像个没牙老太太。
  几人说说笑笑间,两壶酒率先打了上来。
  小二给每人面前都先倒了一杯眉寿。眉寿是高粱酒,酒曲倒没什么特别的,唯一不同的是酿酒的水乃是城郊山上引来的山泉水,甘甜清冽,再加之长时间的陈酿,使其颇具清雅余韵。
  梁照儿狂饮了一口,笑着说:“当真是好酒。”
  樊楼酿酒的技艺比之如意楼、燕来楼和丰乐楼精湛不少,堪称当今之最。
  见众人都喝的津津有味,婋姐儿不干了,撇撇嘴便预备放声哭了。梁照儿怕孩子哭声吵闹影响到其他食客用膳,立刻掏出个小布老虎放在她怀里给她玩。
  不想婋姐儿并不吃这套,伸出手便要抓燕环手中的杯子,燕环无奈拿筷子沾了两滴酒给婋姐儿尝了尝。
  穗穗担忧道:“这么小的孩子就吃酒,不会有什么害处罢?”
  燕环摆摆手:“不妨事,哪家孩子小时候没被大人用筷子喂过酒吃,不信你写信家去问李瘸子,只怕他那时拿壶直接给你灌呢!”
  想起李瘸子平日里那不着调的样子,众人忍不住笑了笑。
  这一餐吃了二三两银子,不过比起“公孙一饮不惜费万钱”来看,五人也还算节俭的。
  沿街回去路上不少卖珍奇小玩意的,众人一面走一面看,也算自得其乐。
  燕环悠悠道:“虽吃完了这么久,可嘴里仍缠着乳炊羊的味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