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贾家的躬身道:“太太,人带来了。”
  余夫人将
  视线从对面的娘子身上收回,转而投向了梁照儿处。
  梁照儿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问余夫人安,因不知余夫人身旁娘子的身份便只是欠身福了福。
  余夫人笑道:“只说是个妇人,却不想这么年轻,只怕和我这内侄女年岁相当。”
  梁照儿笑着说:“许是的,不过我们这些粗人却没诸位贵人这般好的福气,只盼着清修苦行能得来世的几分善报。”
  余夫人眼里闪过惊讶,“梁娘子也通佛法?”
  梁照儿微微垂头,顺眸道:“在扬州时机缘巧合下曾听过了元大师开法坛讲经,大师深入浅出,言辞鞭辟入里,我等拜服。”
  余夫人笑着指向身侧的女子:“这可不巧了,我这内侄女也曾跟着父兄在扬州待过些时日,更是满嘴挂着了元大师,你们到有话说了。”
  那女子这才抬起头来,梁照儿一瞧,不是别人正是宝绮。
  宝绮抽了条,人不见半点从前的小姑娘样,已活脱脱成了个亭亭玉立的娘子,若非长相未怎么变化,不然都教梁照儿认不出来了。
  “宝姑娘?可是原先韩知州家的宝姑娘?”梁照儿面露惊喜地问道。
  虽说梁照儿早知从前扬州旧人都上了汴京,既然自己来了,总有一日都能见上,可她却不曾想在余夫人这碰见宝绮。不过她又细细想了想,宝绮的亲娘知州夫人本姓也是崔,这倒也就不足为奇了。
  宝绮微微一笑,不算热络也不冷淡地应了声:“原是梁掌柜。”
  梁照儿原本准备的一肚子话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从前宝绮多称她“梁娘子”,私下偶也尊称句“梁姐姐”,这些称呼虽称不上多么亲近,却也比“梁掌柜”热络不少。
  梁照儿见状自然明白宝绮的意思,也敛了神色恭敬道:“扬州一别已有数年,未曾想还能与宝姑娘相逢。”
  宝绮扯了扯嘴角,勉强道:“梁掌柜的生意倒是做的越来越大了,食肆都开到汴京城来了。”
  宝绮心下有些说不出来的滋味,原本在扬州的时候,梁照儿还是副那么可怜见的模样呵!是个寡妇不说,被房东家赶出来,巴结着自己只为了哄自己开心,可如今在她跟前说话的腰板却越来越直……
  梁照儿连忙说:“都是运气好,赶巧的事。”
  “行了,你就别跟我谦虚了,”宝绮摆了摆手,对着余夫人道,“这位掌柜的从前在扬州城里就颇有盛名,姨母将那铺子租赁给她也好。”
  梁照儿见宝绮张口替她说话,心下又有些拿不准宝绮的意思了,只好顺着说了几句场面话。
  余夫人见自家侄女替梁照儿讲话,对她的印象也更好了几分。
  宝绮母亲是崔家幼女,自小得家人宠爱。余夫人身为女儿堆里最长的,跟这个幼妹差了有十余岁,在家时只把宝绮母亲当作女儿,连带着对宝绮也十分疼爱。
  梁照儿有所不知的是,韩家到了定州后没多久,崔氏的身子便不大好了。韩景彦那会还未成婚,崔氏硬是撑着将韩景彦的婚事办完了才倒在榻上养病。恰逢那时韩知州调回京城,崔氏经路途辗转,舟车劳顿,加重了病情,到了汴京城还没几月便过身了。
  原本余夫人还以为自家小妹回来后,姐妹二人便可时常小聚,共叙姐妹之情,可谁成想崔氏还未见到宝绮许了亲事便与骨肉亲人天人永隔了。
  母亲去世后,宝绮一下性情大变,看着叫人心疼,余夫人便时常将宝绮接来余府玩。尤其是在韩知州娶了续弦以后,宝绮几乎直接在余府陪着余夫人住下了。
  韩知州的续弦曾氏待宝绮还算客气,可仅仅也只是客气,不克扣用度罢了。至于其余的闺房私事一概不管不问,只做几分面子情。宝绮的婚事也不上心,只说自己身为继母不好插手,免得姐儿心里有想法,全让韩知州一手操办。
  从理上来说,曾氏挑不出一丝错处,可从情上来说,这对个生母才去世的小姑娘便有些冷漠了。
  不过宝绮对此倒无所谓,自打母亲离世,她仿佛一夜间懂事了不少,从前崔氏在她耳畔喋喋不休唠叨的那些难懂的道理,一下子全懂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