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穗穗点点头,叫来燕环一齐端菜。
  说话间肉腌的差不多了,梁照儿将一条梅花肉从陶罐中拿出。
  寻常的燔猪肉做法质朴,直接将猪肉切成大块或条状,用签子串起,放在炭火上炙烤,边烤边刷上油、盐和酱料等。梁照儿却觉着这种未经过处理的猪肉烤完还带着一股腥臊味,便提前将去过毛的猪肉放在陶罐里用酱汁腌过后才上炉子炙烤。
  这样烤出来的肉不仅肉质鲜嫩,还混合着果木味的香甜。
  外头几人早就闻到了烤肉香,为了维持身份,只得正襟危坐,实则心思早就不知飘到哪去了。
  沈度见穗穗和燕环端着菜出来,立刻上前帮着接过。崔璋也将自己带的酒拿出来替众人倒上。
  蔡宣季和韩景彦一时没事做,只得愣愣地坐在一边看其余几人行动。
  见燕环又捧着碗筷出来,蔡宣季立刻冲上前去抢过碗筷,嘴里不停地说:“我来,我来。”
  没抢过他的韩景彦只好继续和玉松坐在一旁干拉家常。
  梁照儿出来的时候瞧见的便是这样一副场景,她忍不住笑了笑,高声道:“好了,都别忙活了。”
  众人闻言又一屁股坐回自己的位置上。
  “都是些家常小菜,想着大家从前的口味做的,也不知如今还合不合胃口。”梁照儿笑着说。
  蔡宣季望着桌上的梅花汤饼忍不住有些恍惚,那一碗粉白相间的汤饼,味道和记忆中的并无半分偏差。
  韩景彦也冲梁照儿会心一笑:“梁掌柜费心了。”
  “这榧子豆腐倒真是江南风味,樊楼也有这道菜,我嘴馋时去过好几趟,说是淮扬来的大厨,可怎么也做不出那个味。”蔡宣季感慨道。
  韩景彦点点头:“是了,随家父在扬州时,常食那边的糕点倒将嘴养刁了,到了定州吃住都不习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各地的见闻,梁照儿惯爱听这些风土人情,托着腮正听的认真。
  崔璋低垂着眸子,瞧不出眼底的神色,等众人都说完才举起酒杯说:“今日是个好日子,合该喝一杯庆祝庆祝。”
  众人纷纷举杯,梁照儿起身祝酒:“是了,诸位若有空,还可如从前那般常来坐坐。”
  酒足饭饱后,一开始的尴尬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三三两两地交心相谈。蔡宣季同玉松划起了拳,韩景彦仍正襟危坐在一旁,瞧着无半点醉样,不过脸上微微泛起的红晕却出卖了他。
  梁照儿回头看着屋里头暖光下的这副场景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崔璋不知何时悄然站在了梁照儿的身后,“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寄的信……总不见你回。”
  除了他刚高中状元时寄去的那封信收到了回音,其余的全都石沉大海。
  梁照儿半倚在门框上,双手抱臂:“忙呀,很忙,店里的事多,再后来还开了分店。”
  崔璋低低地应了声,似乎在想象梁照儿说的那些场景,但他竟然发觉自己想象不出来了。
  梁照儿问道:“灼哥儿可还好?”
  崔璋回说:“越大越调皮,如今我亲自教着开蒙……等婋姐儿长到两三岁,我也亲自为她开蒙。”
  这句话面上听着是为两个孩子开蒙,实则也是在试探梁照儿几人会在汴京城待多久。
  “能得你这位状元郎亲自开蒙倒是这丫头的福气,”梁照儿点点头,“不过也不知会在汴京城呆多久。”
  即便回了扬州也无妨,如今水路、陆路都还算方便,大不了到时自己将婋姐儿再捎上京来,一切全为了孩子学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