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3 / 3)
日头过了中天,文德殿外的净鞭声余韵渐歇,散去的群臣脚步声远了,殿内便只剩些微的响动。
官家从御座上欠身,接过内侍递来的一盏温茶,指尖触到盏壁的暖意,才松了松紧绷半日的肩。
他没回后殿,只在御座旁的软榻上坐了,随手将一本奏折翻开,上头“淮南漕运事”几个字落入眼中。
廊下的香炉里,龙涎香还在丝丝缕缕地漫着,蔡宣季捧着纸笔,垂手立在丹墀东侧的柱旁,眼观鼻、鼻观心,却将殿中动静一一收在心里。
官家捏着奏折的手指顿了顿,眉头微蹙,随即唤来当值的枢密院编修:“去查,上月淮水沿线雨势如何?粮草损耗的册子,今日要见到。”
编修躬身应了,转身时袍角扫过地砖,发出极轻的窸窣声。
官家又拿起另一本奏折,正是关于江南盐价的陈诉,看罢只淡淡吩咐:“让户部与转运司核一核,莫要让私盐扰了市价,也别苛待了灶户。”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户部新提拔上来的主簿沈度既不是太后的人,也不是先帝遗臣,算半个寒门出身的纯臣,正适合现在用。
蔡宣季握着笔的手微微动了,笔尖在麻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小楷:“午时三刻,上于文德殿览淮南漕运折,令枢密院查淮水雨势及粮草损耗;又览江南盐价疏,命户部与转运司核办,戒私盐、恤灶户。”
他从眼角余光里瞥见官家的神色,瞧不出喜怒,仍是一派仁和之态。
殿外传来几声雀鸣,衬得殿内愈发静。官家处理完这几件事,将奏折推回案上,对内侍道:“把这些送政事堂,让相公们再议议。” ↑返回顶部↑
官家从御座上欠身,接过内侍递来的一盏温茶,指尖触到盏壁的暖意,才松了松紧绷半日的肩。
他没回后殿,只在御座旁的软榻上坐了,随手将一本奏折翻开,上头“淮南漕运事”几个字落入眼中。
廊下的香炉里,龙涎香还在丝丝缕缕地漫着,蔡宣季捧着纸笔,垂手立在丹墀东侧的柱旁,眼观鼻、鼻观心,却将殿中动静一一收在心里。
官家捏着奏折的手指顿了顿,眉头微蹙,随即唤来当值的枢密院编修:“去查,上月淮水沿线雨势如何?粮草损耗的册子,今日要见到。”
编修躬身应了,转身时袍角扫过地砖,发出极轻的窸窣声。
官家又拿起另一本奏折,正是关于江南盐价的陈诉,看罢只淡淡吩咐:“让户部与转运司核一核,莫要让私盐扰了市价,也别苛待了灶户。”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户部新提拔上来的主簿沈度既不是太后的人,也不是先帝遗臣,算半个寒门出身的纯臣,正适合现在用。
蔡宣季握着笔的手微微动了,笔尖在麻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小楷:“午时三刻,上于文德殿览淮南漕运折,令枢密院查淮水雨势及粮草损耗;又览江南盐价疏,命户部与转运司核办,戒私盐、恤灶户。”
他从眼角余光里瞥见官家的神色,瞧不出喜怒,仍是一派仁和之态。
殿外传来几声雀鸣,衬得殿内愈发静。官家处理完这几件事,将奏折推回案上,对内侍道:“把这些送政事堂,让相公们再议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