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2)
金灿灿的蟹黄倒在晶莹剔透的米饭上,拌开后每一粒米都被鲜香的蟹黄酱裹住。宋启声三人忙碌了一整天,此刻面对这样的一份拌饭,都觉得食指大动,吃起来格外满足。
宋启声很快吃完,借着去上洗手间,把帐结了。洛言早就猜到他会这样做,也没有和他争抢,乖乖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几人吃完饭又重新坐上了车,宋启声把王楠和赵昭送到市局放下,洛言看了一眼夜色里灯火通明的市局。
“宋队长,你们最近应该很忙吧。”
“嗯,是有点忙。洛先生,你住哪,我送你回去。”
洛言报了一个地址,宋启声开车的手一顿,扭头深深地看了眼洛言,他报的地址正是宋启声家所在的小区。
“洛先生,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他似是随口一问,但双眼却紧盯着洛言的表情。
“应该没有吧。像宋队长这样的外貌,如果见过我一定会记得的。”洛言笑了笑,随口就开了个玩笑。
他的表情很是淡定,宋启声仔细观察了他面部的细节,没察觉出有任何不对,反倒让他发现,这个年轻的男人有一张很是不错的皮相,他才是那种可以让别人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的好相貌。
宋启声没在意他对自己话语里隐匿的调戏,一路安静地开车把他送到小区门口。
车子停到熟悉的小区,宋启声看到洛言下车后熟门熟路地和保安亭的保安打了一声招呼。
这说明这人已经在这个小区住了有段时间了,宋启声看了眼洛言的背影,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查一查这个人的资料。
另一边,早些时候黄姚和汪昱已经到了文屿镇。
天黑进村的路格外不好走,当年经手张浩案子的老民警马建民建议两人只在镇上招待所住一晚。等明天一早再开车进峡济村。
马建民带了自己办案时用的笔记本,三人来到镇上一间小饭馆。这位老民警短粗身材,在黝黑国字脸上,眼睛锐利有神。
黄姚接过笔记本翻看,汪昱和马建民聊了起来。
“马哥,张浩在峡济村还有家人吗?”
“嗨,早就没有啦。张浩父母是本本分分的农民,靠种地供张浩和他的姐姐在镇上高中读书。”
马建民抽出来笔记本里夹着的一张全家福。
照片里两个打扮朴素的中年人坐在正中,一个圆头圆脑的小男孩手里拽着拨浪鼓坐在女人膝上,三人身后,一个穿着红色棉衣的女孩端端正正站在父母中间。
两条粗黑的麻花辫垂下,一张清秀的小圆脸,女孩眼神清澈,望着镜头。分明一样土气的打扮,却衬得女孩如含苞花朵一般。已经可以窥见几分日后的美丽。
马建民也看着照片,语气惋惜地继续说道,“这是张浩的姐姐张曦,这孩子长得好看,学习也好。当年她考上首都的大学,村子里特别热闹。”
“可没想到,一年以后,学校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春游的时候,掉下山了。等警察找到人时,已经去了。她父母忍着悲痛赶去收敛了尸骨,可没想到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张浩,一口咬定是村长的女儿害死的自己姐姐。你说这是怎么说的,村长一家当然不认,直说张浩胡说八道,居心不良。”
“张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会这么说他应该是有什么依据吧。”
“我们也这样想,问也问过了,人不大嘴是真紧,怎么问都只说是姐姐托梦给他了。我们查过村长的女儿张茜。说来也巧,两个孩子不仅同年高考,就连名字读起来都一样,听村里人说,两个女孩从小就一起读书,关系非常好。张茜选择了首都的一所二本大学。两人开学是一起去的首都。”
他停下来喝了口水“本来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结果第二年夏天,村里遭了洪水,水位不算深,村里的人都在躲在了高处,偏偏把张浩父母给冲走,张浩回家以后,看见家里空空荡荡,父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孩子当场就疯了,冲进村长家要个说法。我们接到报警,赶过去一看,半大小子,让人乱糟糟地按在地上给捆住了。没办法,把他留在拘留室一天就给放了。谁想到这天以后他就消失了。” ↑返回顶部↑
宋启声很快吃完,借着去上洗手间,把帐结了。洛言早就猜到他会这样做,也没有和他争抢,乖乖地接受了这样的安排。
几人吃完饭又重新坐上了车,宋启声把王楠和赵昭送到市局放下,洛言看了一眼夜色里灯火通明的市局。
“宋队长,你们最近应该很忙吧。”
“嗯,是有点忙。洛先生,你住哪,我送你回去。”
洛言报了一个地址,宋启声开车的手一顿,扭头深深地看了眼洛言,他报的地址正是宋启声家所在的小区。
“洛先生,我们以前是不是见过?”他似是随口一问,但双眼却紧盯着洛言的表情。
“应该没有吧。像宋队长这样的外貌,如果见过我一定会记得的。”洛言笑了笑,随口就开了个玩笑。
他的表情很是淡定,宋启声仔细观察了他面部的细节,没察觉出有任何不对,反倒让他发现,这个年轻的男人有一张很是不错的皮相,他才是那种可以让别人见过一次就不会忘记的好相貌。
宋启声没在意他对自己话语里隐匿的调戏,一路安静地开车把他送到小区门口。
车子停到熟悉的小区,宋启声看到洛言下车后熟门熟路地和保安亭的保安打了一声招呼。
这说明这人已经在这个小区住了有段时间了,宋启声看了眼洛言的背影,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查一查这个人的资料。
另一边,早些时候黄姚和汪昱已经到了文屿镇。
天黑进村的路格外不好走,当年经手张浩案子的老民警马建民建议两人只在镇上招待所住一晚。等明天一早再开车进峡济村。
马建民带了自己办案时用的笔记本,三人来到镇上一间小饭馆。这位老民警短粗身材,在黝黑国字脸上,眼睛锐利有神。
黄姚接过笔记本翻看,汪昱和马建民聊了起来。
“马哥,张浩在峡济村还有家人吗?”
“嗨,早就没有啦。张浩父母是本本分分的农民,靠种地供张浩和他的姐姐在镇上高中读书。”
马建民抽出来笔记本里夹着的一张全家福。
照片里两个打扮朴素的中年人坐在正中,一个圆头圆脑的小男孩手里拽着拨浪鼓坐在女人膝上,三人身后,一个穿着红色棉衣的女孩端端正正站在父母中间。
两条粗黑的麻花辫垂下,一张清秀的小圆脸,女孩眼神清澈,望着镜头。分明一样土气的打扮,却衬得女孩如含苞花朵一般。已经可以窥见几分日后的美丽。
马建民也看着照片,语气惋惜地继续说道,“这是张浩的姐姐张曦,这孩子长得好看,学习也好。当年她考上首都的大学,村子里特别热闹。”
“可没想到,一年以后,学校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春游的时候,掉下山了。等警察找到人时,已经去了。她父母忍着悲痛赶去收敛了尸骨,可没想到当时还在读高中的张浩,一口咬定是村长的女儿害死的自己姐姐。你说这是怎么说的,村长一家当然不认,直说张浩胡说八道,居心不良。”
“张浩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会这么说他应该是有什么依据吧。”
“我们也这样想,问也问过了,人不大嘴是真紧,怎么问都只说是姐姐托梦给他了。我们查过村长的女儿张茜。说来也巧,两个孩子不仅同年高考,就连名字读起来都一样,听村里人说,两个女孩从小就一起读书,关系非常好。张茜选择了首都的一所二本大学。两人开学是一起去的首都。”
他停下来喝了口水“本来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结果第二年夏天,村里遭了洪水,水位不算深,村里的人都在躲在了高处,偏偏把张浩父母给冲走,张浩回家以后,看见家里空空荡荡,父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这孩子当场就疯了,冲进村长家要个说法。我们接到报警,赶过去一看,半大小子,让人乱糟糟地按在地上给捆住了。没办法,把他留在拘留室一天就给放了。谁想到这天以后他就消失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