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穿梭千里,如今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汉的富有和强大。
  让人望而生畏,不免生起臣服之心。
  大汉天子于未央宫设宴款待诸位使者,也是巧了,恰好赶上南越使者到来,正好一起款待。
  诸位使者献上各国送来的礼物,从安息、康居以西国家送来的孔雀、巨象、猛犬,连同大宛、乌孙之马一同被充入到上林苑中,刺金缕绣的罽宾毛毯,各种珍贵的西域香料,犀角、玳瑁。奇异玉石诸物,于阗美玉、吉光之裘,琉璃水晶,殊方异物,四面而至,皆收入t大汉之府库。
  殿中香木制成的廊柱以珍珠和玉璧装饰,百盏宫灯照得光线亮如白昼,金杯银盏漆盘青铜匕箸上堆满珍贵美食,飞光酒澄澈透明不似凡物。
  天子玄衣纁裳,带通天冠,佩挂绶玉,背靠黼黻纹饰的屏风,看向殿下诸位使者官员。
  这些使者发色不同,容貌各异,身上的礼服也都各有特色,最远的使者特地从一万两千里之外,赶来长安。
  钟声响,殿下各国使者同时起身,行礼拜道:“大汉天子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万国衣冠拜冕旒。
  第91章 争宠
  这些使者专门用汉话说的拜语,在蛮夷邸有专门的官员教导过他们参加宴席时的礼仪和拜语,所以虽然说地磕磕绊绊,但能听出来大致的读音。
  虽然都是外国的使者,但外国和外国之间的语言也不同,例如楼兰和大宛,二者之间相距将近八千里,这么远的距离,在语言方面肯定会有差异。
  而且不光有西方的使者,南方有南越和滇、夜郎等国家,东北方向有丁零、东胡、肃慎等部落的使者,这些部落的语言和匈奴语类似,但在某些发音或语调方面都有不同之处。
  闻棠深刻贯彻了“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原则,寻思着万一因为自己带来的蝴蝶效应,让匈奴残党不西迁了,改北迁去西伯利亚,悄咪咪“绝地求生”个几十年,等发展起来又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很难搞哦,所以大汉干脆又派出了些使者去说服东北方这些部落。
  丁零等部落:其实大汉不用带礼物来的,这种落井下石砍匈奴的事情我们最积极了。
  唉,要怪就只能怪匈奴从来没干过好事,将周围这一大圈全都得罪了个遍,导致他们只有敌人,没有朋友。
  这么多国家的使者聚在一起,导致连大行官署中的翻译都不够用了,许多刚从西域回来的使者还没休息好呢,就被闻棠拉来兼职当翻译。
  不是谁都有十全大补丸,他们原本是想拒绝的,但是博昌侯说正好现在大行官署中缺人,如果这次接待事宜办得完美,她就向陛下打报告让他们直接转正,成为朝廷正式官吏。
  这可是博昌侯直属下属啊。
  阶级跃迁,权力大补,有了目标之后,他们一下子头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身子也不累的,恨不得成为长安劳模。
  诸国使者齐聚殿中,用汉话拜见天子,见证汉的开阔蓬勃,盛世场面让刘彻极为满足。
  天子之言简短却不失威严,曰:“卿等平身。”
  扩展疆土万里,经过九重翻译,招致不同风俗,大汉威望与德行遍及四海。
  刘彻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好几岁。
  开创出这样恢宏的盛世,刘彻从今以后再去庙宇祭祀祖先时的底气都越来越足。
  不,现在单纯祀高庙,祭雍城之类的祭祀活动已经满足不了刘彻了,一个更加宏大的想法在他脑中冒出。
  他要去泰山封禅!
  刘彻在心里盘算了下自己继位以来的文治武功,灭了匈奴,开了西域,还有神镜和仙粮等吉兆现世,完全可以去泰山封禅。心中冒出这个想法,就立刻去做,刘彻一贯的人生信条就是——朕想要,朕得到。
  不过在这之前,他还有一些小矛盾解决。
  这样才能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封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