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彻心中预期一降再降,即使迷路,只要最后能收到他的捷报,收回西南夷就行。
  在山里迷路至少比在草原上迷路要好一些,至少那里野果野兽和山泉水丰富,不用为军粮发愁。
  ……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没有读到万卷书,但他已经行了快到两万里的路程。
  所以他收集到的有关南越和西域的资料又多又真实,毕竟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用脚步丈量过的,鞋履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史记将近百万字,撰写搜集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司马迁有生之年写完史记已是勤奋。他晚年时,女儿司马英不忍父亲心血付之东流,于是主动请缨将这些异域文稿整理成书,流传后世,成为后人研究古代西域和南越史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也成了年轻时候没轻没重,事业搞太猛,晚年忙不过来的典型案例。
  不过他现在还意识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每天的任务除了问问问、写写写和记记记,还要兼职招降安抚城中百姓,若是有人反叛搞事,他更得提剑去干架。
  一个迁当十个迁用。
  没办法,城中实在太缺少高质量人才。
  所以他在看到刘彻给闻棠寄过来的箱箧后,虽然明知希望渺茫,但仍小小地期盼一下里面有纸。
  他记载的资料太多,导致纸张不够用了,这是只在大汉境内流通的东西,南蛮之人很少写字,竹简都得现砍。
  越人见到纸张后,第一反应不是用它来写字,而是:“这东西软软白白的,比厕筹软,没葛布贵,用来擦屁股肯定舒服。”
  司马迁:……
  恭喜这位越人,能将史官气到表情管理失败,这可是连春秋时期齐国弑君的崔杼都没能达到的成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