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嘉泉站在当院,表情凝重紧张,手里抓着一封书信。
  王嘉泉见云燕披着春秋衫出来了,赶忙把手里的信交给她:“这是我给你写的诗,还请你笑纳。”
  云燕:“......”
  见云燕表情为难,王嘉泉也是很纠结。
  这东西不能随便给。他也是顺应主席的话“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他希望云燕能够收下,看到他的一片痴心。
  主席还说过“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两个字”。
  他端正态度,不像张忠凯有目的地接近云燕,不像颜谨胭脂窝里出来的身边女同志围绕,不像黄大哥过于沉稳。
  他除了身体差了些,其他的并不认为比别人差。比较过后,相信自己有很大的机会与云燕同志共同进步。
  王嘉泉三天没睡,一字一句斟酌的书信,递到云燕面前。
  云燕久久没有伸手,王嘉泉又是紧张又是郁闷。
  云燕犹豫了一下,正打算收下,王嘉泉却反悔了。
  云燕的犹豫伤害了他的赤诚。想到云燕的确拒绝过不让他写诗信,讪讪之下觉得懊恼与羞愧,抓着信就往外面走。
  关淑兰瞅见云燕站在原地:“怎么了?吵架了?”
  云燕轻轻地说:“没事,明天就好了。”
  文人傲骨不会让王嘉泉腆着脸追求人,他出了门就后悔了。分明刚刚云燕就要接下了,他使什么小性子。
  站在云燕家门口,他徘徊着。
  最后,叹口气,回去了。
  这次的不欢而散,不像云燕说的“明天就好了”。
  王嘉泉隔日去到市里参加夜校老师的教育培训会议,愣是一个礼拜没见到。
  *
  最近绒花巷里来了不少商贩。
  秋收过后,家家户户口袋里有些钱票,挑着扁担卖水果的、磨剪刀的、隔水的箩筐里装着新鲜鱼虾的、还有推着小车卖针头线脑的一股脑全出现了。
  城郊就这点好处,比不上市里环境好,管理也松。
  西郊街头巷尾的人们,原先都是附近村落的老乡,城乡规划后,不再按村分布,都在一条条井字街巷里盘根错节。
  开始是谁家有点多余的粮食换日用品,后来卖菜卖盐,长久下来,小广场上俨然组成了小型集市。
  这两年没有之前管的严,乡里乡亲谁家没点需求,面对自发组成的小集市,西郊的干部们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不过是小打小闹,算不得投机倒把。
  云燕大清早打开门,精神抖擞地站在门口,娇小的身体浑身充满干劲。
  再来一次,不能白重活一回,她得努力生活。
  转头看到关淑兰已经起来了,望着这张没有被时间定格的脸孔,再又看到气色好起来的母亲,云燕心情大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