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昭行 第40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错,就是辩论赛。”林知清的目光深远。
  辩论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必须由观点不同的两方人进行。
  若是林知清平铺直叙、直截了当地将和亲的重重弊端写在报纸上,说不准会激起某些人的逆反心理。
  你觉得不好,那我偏要说好。
  但若是将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放到报纸上,那大部分的人会去思考和比较两种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想法都会暴露出来。
  信息在脑海中过滤了以后,当然会产生不同的分支。
  将两种不同想法的人筛选出来,摆出台子,再将人架上去。
  这个时候,许多人都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更不想在别人面前辩论败北,丢了面子。
  一开始京中冒出来的辩论赛,便是林知清搭的台子,甚至有些人还是“托”!
  不过后来的人便是自发上台的了。
  台子越摆越大,想上台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肯定会有一些人被另一些人说服。
  这样循环反复,拉扯的同时不断提高这件事的讨论度。
  一来,可以潜移默化改变某些百姓的想法。
  二来,也能提高这件事的关注度,影响朝廷上某些官员的决策。
  听完林知清的解释,林泱泱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清妹妹,你这操控人心的手段实在太娴熟了,按我说,你才应当去当官断案。”
  “任何人的表情和动作都逃不过你的眼睛,我是五体投地了。”
  “哪有这么夸张。”林知清微微笑了笑:
  “还有一点,辩论一个话题的时候,人们是习惯性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的。”
  比如说,同样是和亲这件事,每个人的出发点是不同的。
  官员思考的是朝廷是否安稳,商户思考的是关税是否有变动,普通百姓思考的是税收等问题。
  甚至方才林家到底下人,心中也产生了和亲并不是一件好事的想法。
  因为林知清代表着林家,倘若大梁有异动,林家便是焦点。
  无论如何,林家变动,底下的下人们当然也担惊受怕,不是很安稳。
  一个嫁入大梁的林知清,哪有在盛京城的林知清安稳?
  所以,和亲这件事,具体到每个人身上的关注点是不同的。
  关注点不同,想法便不同。
  很多人思考过后才会发现,其实和亲的事情于朝堂有益,但到了底下的人,根本没能得到好处,甚至还有坏处。
  在这种时候,人都是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的,所以才会产生“辩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