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唐景绍神色一变,再瞧梁慎予的神情,顿觉不妙,仔细打量须臾,才斟酌着道:“这东西……是摄政王府的?”
  “是。”梁慎予点头。
  唐景绍轻轻吸了口气,他在宜州可没少听风言风语,惊疑不定地低声道:“你当日匆匆忙忙行军回京,没过多久我就听说先帝驾崩,新帝登基,九王摄政,我料想你应是收到风声,回京勤王,可怎么又同摄政王搅和到一起去了?”
  梁慎予想了想,笑说:“……大抵是,意外之喜。”
  唐景绍狐疑道:“喜从何来啊?”
  梁慎予笑而不语,但神情却如融雪般温和。
  唐景绍叹了口气,“也罢,你做事素来有分寸,既然不愿多说,为兄也就不多问,不过……戍云,你好像不太一样了。”
  他又瞧了梁慎予几眼,发现他与记忆中变了许多。唐景绍之前没怎么见过梁家三郎,只晓得他与侯府夫人被送到京中为质,直到孤竺岭那次,他才瞧见侯府这个从未崭露头角的三郎。
  坦诚而言,唐景绍一开始甚至对他不抱希望,可这孩子生生在漫天冰雪中将父兄的尸体找回来了,战场上比一人堪比群狼般凶狠,排兵布阵也独有见解,那时唐景绍才明白,梁家的三郎甚至比世子和二公子更适合做将军。
  只是他身上始终没什么人气,活得死气沉沉。
  “是么。”梁慎予笑了笑,“哪里不一样?”
  “说不好。”唐景绍叹道,“但总归是好事。”
  他总不能说“你活得更像个人了”这种话。
  梁慎予却明白缘由在哪,他往日向死而生,如今却有了盼头。
  第137章 安排
  用过午膳,梁慎予便和唐景绍去看沙盘,宜州距离羌州还有段距离,但宜州背靠北黎山,北黎山与孤竺岭衔接,其路狭窄,自成天险,唯有南侧平坦,当年晋北骑溃逃孤竺岭本不该再败,可惜败在自己人手里。
  但唐景绍也不敢不防,谁知道匈奴会不会从南边平原摸上来,故而羌州刚有动静,唐景绍便坐不住了。
  “你不在羌州,我便命人与你留在羌州的部下一并去探了探。”唐景绍点了点沙盘上一处,“如今匈奴就盘踞于此,这可不是过境那么简单,不过——”
  唐景绍收回手,眉心轻蹙,有些费解地叹了口气。
  “我瞧这架势,还以为他们想趁你不在攻城,可怪就怪在架势都拉开了,反倒没动静了,也不知是在对峙什么,戍云,事出反常,我觉得不大对。”
  唐景绍打过的仗没有梁慎予多,但也算遍览兵书,羌州十六城中,坞城毗邻匈奴领地,梁慎予往日就驻扎在此,除非匈奴要绕远奇袭宜州,否则必定要先攻坞城,才能南下。
  “坞城的城墙,是我当年督建的。”梁慎予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眼神却不曾从沙盘上移开,“这道城墙足以抵挡匈奴的攻城战车,地势不利,易攻难守,但有这道城墙在,哪怕坞城被围,也不见得会被攻破,但此番匈奴出兵却不攻城……”
  梁慎予蓦地想起荥州的刺杀来,有些迟疑地噤了声。
  唐景绍见他神色有异,问道:“戍云,怎么了?”
  “荥州。”梁慎予若有所思道,“我杀了周海义一家,他在荥州设局暗杀于我,景绍兄应当也收到消息了。”
  唐景绍知道这事儿,当下便颔首,不免忧心道:“周海义是娄奎的女婿,娄奎又与曹伦为伍多年,你与摄政王这般亲厚。我料想那周海义背后必有人指示,不是曹伦便是娄奎,否则他岂敢对你下手?”
  “不错。”梁慎予说,“匈奴发难,陛下一党便急着除掉我,可匈奴出兵的消息传入宫,我便立即整兵出发不曾耽搁,为何周海义却能早早收到消息,在荥州布下杀局?”
  唐景绍也蓦地反应过来,脸色骤然阴沉,“你是说匈奴出兵,意在引你北上?”
  梁慎予垂目,轻声道:“不止如此。”
  倘若如他所想,那京中必定有人已经与匈奴联络上了,这个人还很有可能就是曹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