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姥姥怎么样?我都挺好的,我比较担心她的身体,你让她不要再那么辛苦地回收废品了,我每个月不是都给你打了钱,叫你汇给姥姥吗?”
  向嘉洋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虽然高中才靠着优异成绩和詹谷雨分到一个班,做了同桌,但其实他和詹谷雨从小就认识。
  向嘉洋年幼丧母,向利超常年酗酒赌博没空管他,所以向嘉洋上小学时饿了会直接去詹谷雨家蹭饭。
  他们那个贫困县几乎就没有不困难的人家,詹谷雨姥姥年过七十,领一份纺织工厂的退休工资,薪水稀薄,要供詹谷雨和他两个妹妹吃饭的同时,还得想办法匀点肉出来喂嗷嗷待哺的向嘉洋。
  于是姥姥就开始干废品回收,十年前她就走街串巷,拿着一个喇叭到处喊回收塑料瓶、旧电器、二手书籍等等。
  即使下暴雨姥姥也会挨家挨户地敲门,收走别人不要东西,再去翻翻垃圾桶,捡起能用的边角料,然后给詹谷雨缝一件新衣服,又给向嘉洋织一条新围巾,再给妹妹们买漂亮的书包,厚实的羽绒服和崭新的文具。
  姥姥说过她最自豪的就是家里的四个小孩,这个“四”是把向嘉洋也连带了进去的。
  詹谷雨已经工作两年,向嘉洋研究生刚刚毕业,两个妹妹是双胞胎,在重点高中的实验班轮着抢年级第一。
  伟大的姥姥用她粗粝如树皮的手把四个孩子送出深山。
  本来詹谷雨提出过要把姥姥接到风铃岛,但姥姥一口回绝了,小老太太把詹谷雨打回去的钱攒起来办了个社区妇女协会,她留在那里有好多事情要做,她认为远比颐享天年要快乐。
  小老太太是唯一一个不懂什么叫did但坚持要教joe打太极的道教爱好者,从向嘉洋介绍了joe之后,姥姥每次见到他都会先问一句,“是小洋宝宝还是joe宝宝?”
  回答“姥姥,我是小洋宝宝!”的就是向嘉洋。
  回答“我才不是宝宝,不要这么叫我!!”的就是joe。
  一旦joe反抗肉麻称呼,小老太太就要拉他去打太极,说这东西好,锻炼身体培养心性,打多了就阴阳相融了,身上什么毛病就都好了!
  据说姥姥也过过很困难的日子,那段时间她就想找个信仰,于是找人学习,那人介绍了佛道儒法四家。
  她问传教士,四家区别是什么?
  传教士解释,佛家讲究都行,可以,没关系。
  儒家是稍等,抱歉,对不起。
  法家一般免谈,不见,按规矩。
  道教则是:闭嘴,滚蛋,去你的。
  姥姥当即挑中道教,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这句去你的。
  她成了一个快乐的小老太太,养出了快乐小狗型的向嘉洋。
  向嘉洋手上还在吊水,他动了两下,扯到了针孔,有些疼,向嘉洋顿时委屈了,和詹谷雨小声:“我想姥姥了。”
  “我也想了。那我打个电话给她,不过老太太现在可是大忙人,不一定有空搭理我们呢。”詹谷雨滚下床,大马金刀往旁边一坐,拿出手机找聊天框。
  “那我还方便留下吗?”陈述靠在门边,笑道。
  詹谷雨热情似火:“方便方便!外面太热了陈老板,病房里有空调呢,你就别进进出出的了。”
  他说完给向嘉洋一个暗示的眼神,向嘉洋没接,还剜了詹谷雨一眼,偷摸地做口型骂他爱看热闹。
  时机很巧,姥姥正在妇女协会办公室里泡茶,微信铃声才响三秒她就接了。
  精气神十足的嗓音响起:“谷雨?咋子了?”
  “姥姥,我和向嘉洋在一块呢。你在干嘛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