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个王子病 第171节(3 / 4)
这一刻的喜悦无关利益,不涉前程,纯然是喜悦本身。
**
几天后,两个热搜的讨论热度都随着网络世界信息的飞速迭代降了下来,然而当前广受年轻人好评的一个以“观点恳切客观、直击社会痛点”为撰写原则的时评出了篇文章,标题为《游戏与养殖的跨次元联动:走进乡下就代表“土”吗?》,这篇文章推动这个事件在另一层面上悄然走红。
「怎么样,写得不错吧?」吴波在微信那边得瑟,「虽然主笔是我师姐,但我也参与了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你参与了哪个环节?」祝婴宁敲击
着键盘,顺着那边吴波的话问。
「我参与了错别字的校对。」
她大笑起来,揉着笑出来的眼泪打字回复:「确实不可或缺。」
调侃完,又打上真挚的感谢,「这次真的多亏你了。」
「嗐,小事,本来我师姐他们就在找素材,你这是自己揣着素材送上门来了,他们不写白不写。」
这个是吴波同专业的一个师姐创办的,她曾在新闻行业工作过,对当前新闻行业的哗众取宠深深感到失望,于是自己出来创了时评。
祝婴宁找到吴波时,本来只想问她有没有认识的有名气的作家可以帮忙宣传,没想到她给了她一个更好的方案。热搜毕竟只是一时热度,在网络世界如昙花一现,只有沉淀下来的文字才能将蕴含其中的思想传播得更深更远。
在那篇时评文章的末尾,吴波的师姐甚至还有心地附上了他们村的联系方式,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当然,年轻人返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很少有人会因为看了篇文章就满怀理想地回乡务农。但它至少开了一个好头,自文章发布后,几天下来,他们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接到了三四通年轻人打来的电话,向他们询问“大学快要毕业了,可我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工作,我该怎么办”“我妈喊我回老家相亲,可我不想就这样过完一生,我该怎么办”。
祝婴宁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即使没法吸引到年轻人返乡,能够陪这些迷茫的年轻人聊聊天,给予他们一点点慰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乡土的声音应该被年轻人听见,与之相应,乡土同样有沉厚的力量去聆听年轻人的声音。
“我们这都快可以开设一个‘知心大姐姐答疑解惑频道’了。”王胜举调侃。
祝婴宁嘿嘿干笑两声。
这时又有一个电话切了进来,她以为又是谁打来的咨询电话,顺手拿起话筒接听,听完以后却愣住了,将话筒移开,呆呆招呼王胜举:“支书,你来听听。”
-----------------------
作者有话说:第二更11点半放出来。
第203章 出息了
“队长,你不用紧张,这是好事,你先深呼吸……我的意思是,你到时要是紧张,你可以学我这样深呼吸,你就记得吸气——呼气——吸气——呼气——保持好那个呼吸的节奏。”温文旭边瞄着后视镜边教导祝婴宁紧张时如何放松。
沈霏打断他滔滔不绝且语无伦次的话:“……行了,你当你生孩子呢?队长哪紧张了,我看是你比较紧张。”
眼看车子就要转进高铁站了,坐在副驾驶的王胜举提醒温文旭:“少说话,多看路。”
温文旭只得老老实实盯紧前面的道路。
这次不仅温文旭和沈霏特意过来送祝婴宁,连王胜举和不需要排班执勤的燕子也来了。
无他,都是因为两天前的那通电话。
“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到中央那边直接邀请人过去参加他们举办的论坛。”王胜举说,“说明他们特别重视我们村的扶贫项目,婴宁,你出息了呀。”
那天的电话是乡镇领导打来的,说刚接到县委办的重要通知,中央办公厅点名要她参加一个以“农商互联,扶贫振兴”为主题的全国性论坛,让她和王胜举赶紧到乡镇来一趟,当面看看具体的文件。 ↑返回顶部↑
**
几天后,两个热搜的讨论热度都随着网络世界信息的飞速迭代降了下来,然而当前广受年轻人好评的一个以“观点恳切客观、直击社会痛点”为撰写原则的时评出了篇文章,标题为《游戏与养殖的跨次元联动:走进乡下就代表“土”吗?》,这篇文章推动这个事件在另一层面上悄然走红。
「怎么样,写得不错吧?」吴波在微信那边得瑟,「虽然主笔是我师姐,但我也参与了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你参与了哪个环节?」祝婴宁敲击
着键盘,顺着那边吴波的话问。
「我参与了错别字的校对。」
她大笑起来,揉着笑出来的眼泪打字回复:「确实不可或缺。」
调侃完,又打上真挚的感谢,「这次真的多亏你了。」
「嗐,小事,本来我师姐他们就在找素材,你这是自己揣着素材送上门来了,他们不写白不写。」
这个是吴波同专业的一个师姐创办的,她曾在新闻行业工作过,对当前新闻行业的哗众取宠深深感到失望,于是自己出来创了时评。
祝婴宁找到吴波时,本来只想问她有没有认识的有名气的作家可以帮忙宣传,没想到她给了她一个更好的方案。热搜毕竟只是一时热度,在网络世界如昙花一现,只有沉淀下来的文字才能将蕴含其中的思想传播得更深更远。
在那篇时评文章的末尾,吴波的师姐甚至还有心地附上了他们村的联系方式,鼓励有志青年返乡创业。
当然,年轻人返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很少有人会因为看了篇文章就满怀理想地回乡务农。但它至少开了一个好头,自文章发布后,几天下来,他们党群服务中心已经接到了三四通年轻人打来的电话,向他们询问“大学快要毕业了,可我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未来想做什么工作,我该怎么办”“我妈喊我回老家相亲,可我不想就这样过完一生,我该怎么办”。
祝婴宁觉得这是个好兆头,即使没法吸引到年轻人返乡,能够陪这些迷茫的年轻人聊聊天,给予他们一点点慰藉,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乡土的声音应该被年轻人听见,与之相应,乡土同样有沉厚的力量去聆听年轻人的声音。
“我们这都快可以开设一个‘知心大姐姐答疑解惑频道’了。”王胜举调侃。
祝婴宁嘿嘿干笑两声。
这时又有一个电话切了进来,她以为又是谁打来的咨询电话,顺手拿起话筒接听,听完以后却愣住了,将话筒移开,呆呆招呼王胜举:“支书,你来听听。”
-----------------------
作者有话说:第二更11点半放出来。
第203章 出息了
“队长,你不用紧张,这是好事,你先深呼吸……我的意思是,你到时要是紧张,你可以学我这样深呼吸,你就记得吸气——呼气——吸气——呼气——保持好那个呼吸的节奏。”温文旭边瞄着后视镜边教导祝婴宁紧张时如何放松。
沈霏打断他滔滔不绝且语无伦次的话:“……行了,你当你生孩子呢?队长哪紧张了,我看是你比较紧张。”
眼看车子就要转进高铁站了,坐在副驾驶的王胜举提醒温文旭:“少说话,多看路。”
温文旭只得老老实实盯紧前面的道路。
这次不仅温文旭和沈霏特意过来送祝婴宁,连王胜举和不需要排班执勤的燕子也来了。
无他,都是因为两天前的那通电话。
“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到中央那边直接邀请人过去参加他们举办的论坛。”王胜举说,“说明他们特别重视我们村的扶贫项目,婴宁,你出息了呀。”
那天的电话是乡镇领导打来的,说刚接到县委办的重要通知,中央办公厅点名要她参加一个以“农商互联,扶贫振兴”为主题的全国性论坛,让她和王胜举赶紧到乡镇来一趟,当面看看具体的文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