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拒婚后,我在国营厂开饭馆 第92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店主自信满满叫沈清月不用担心。他自负盈亏。
  沈清月留了四千包,没有走远,在附近车里歇脚,但眼睛却在看小卖店,想知道到底怎么个事儿?
  没一会儿就看见有好几个人结伴进去。出来的时候一人带了两大包麻辣烫生包,都是沈清月给打的包装。
  沈清月把车子熄了火,钥匙拔了下来,下车追过去问。
  这几个人根本没想到,这个年轻姑娘就是沈清月。
  这个年头人都实在,让他们撒谎,都不会撒。
  其中一个老实的男人道:“我这才批了两百包。在街边煮,这边四毛五一份。”
  麻辣烫的价格太透明了,现在家数多了,也没办法卖高价。但凡卖的贵了,大伙儿就不买。
  刚才那个要四千份儿的卖店老板做上了二道贩子。
  四毛钱买来的,转头四毛五批发出去,净赚五分钱利息,听着不多,但是四千份,转手的功夫就是两百块钱,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买卖了。
  还不用一份一份的卖。
  ……
  最开始街边只有一家麻辣烫待煮的摊位,那人也是个没心计的,第一天煮了一百多份儿,赚了十块钱。
  不知怎么的就被传出去了。
  这一个炉子,一点热水,也不费什么,也没啥技术含量,慢慢的各个街边都有了代煮!
  人家财力也比他强,不但帮煮,还找到了批发管道,四毛五一份批发来的。加上煮面的钱,能赚一毛五呢。
  小商贩从不缺乏智慧,还有的人更聪明,进了点豆芽,干豆腐,这两样菜是大家最喜欢的。
  爱吃这两样的,总觉得生包里带的不足兴,吃着不过瘾。可以额外加一毛钱的。这样一份儿足足的。
  渐渐的也红火了起来。
  有一学一,还有的摊位连面都可以加。
  煮出来满满一大锅,够两个人吃的。总有精打细算的人。满足了各种人的期待。
  第一份儿出来代煮的,还在街边赚个辛苦费,别的摊位都花样百出了,他们这还是素煮。
  有了竞争他这买卖也不如从前了,不过一天最少也有三十份儿,一天三块,一个月也九十呢。
  不过这次学聪明了。赚多少钱谁都不跟谁说。
  有几个坐办公室的小女生回头客天天来这边吃。
  还跟这摊主说:“还是在你这吃的滋味足。你是不知道,我同事在别的地方买了一份儿,淡淡的,没这个味道。”
  摊主道:“那可不,我这不偷工减料,你们都看着我煮,看着我下料。”
  小女生道:“这玩意咋通工减料?”头一次听说。
  摊主道:“他们买回来麻辣烫就把料包弄出来,实惠一点的人,弄出两三成,还能保留滋味。黑心点的直接弄走一半的料。这样他又能赚一份钱。这滋味都在麻辣烫的料包里呢。”
  “呀,怪不得。”回去这么一宣传,摊主这人又多了起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