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18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又人说味道不对,大爷就装出惊讶的模样,争辩几句,那味道对的酒很快就会送来。
  毕竟食堂的大爷都是有点儿背景的,也没人愿意得罪。
  王大爷靠这个办法,可是蹭了不少好酒。
  锅包肉就得趁热吃,外壳酥脆酸甜,内里柔软细嫩。既能下酒,又能当做零食,席于飞去东北的时候每次都要点上一盘,不但他喜欢,云穆清也很是喜欢。
  云穆清本身就爱吃甜的。
  一老一小喝着酒,聊家长里短,说起翻墙偷盗拦路抢劫这些事,王大爷都忍不住叹气。
  “年轻人太多了,也没有个工作,长久这样下去,不太好啊。”
  作者有话说:
  两千年前,东北那边就是小鬼子老毛子间谍的重灾区。
  香港回归之前,这些跳蚤天天找事儿,恨不得把回归这件事搞砸。
  不过咱妈强悍,顶着那么多压力,还是把香港澳门收回来了。
  那也是咱妈跟全世界第一次亮出肌肉,不让回归,那就干!
  西方那些人又不傻,当年小米加步枪就把他们揍的有来有回的,如今咱家都武装的更好了,揍他们会更轻松。
  既然国内闹不起来,他们只能低头。
  不过香港还是有一群数典忘祖的,但这些年的教训,也应该让他们能懂点儿人事儿了吧?
  第191章 席向东
  百姓都能看明白的事,上面自然也会看明白。
  八三年的严打,就着实震撼了不少蠢蠢欲动的人,也压制了隐藏在暗处那些蠢蠢欲动的蠹虫。
  不过这话现在没办法说,席于飞只是笑道:“年轻人总归会有他们自己的出路,我朋友在羊城开了个厂,就托人去西北招聘了几百个年轻人过去工作,工资待遇极其丰厚。时间长了,没有工作的年轻人看到好处,也会动了心思,不再这么闹腾了。”
  宁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他们做得好,那就是企业的领头羊,资源也会自然而然的向他们倾斜。
  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必须以村子,街道为单位,开了集体的介绍信,再由人送去接洽才可以。
  等到九十年代,每个人都能跟领身份证的时候,就能自由南下北上,找地方打工了。
  那时候,经济才算是真正的盘活。
  不过王大爷看的比较深远,他毕竟是在调查局工作,耳濡目染的也会懂很多。
  “一个厂子若全都是本地人,也不合适。到时候有了利益冲突,本地人容易闹事。有些外地人在里面,总能缓和一些。”
  解放前那些工厂,也都是本地人外地人都有的,防的就是本地人抱团,闹出一些不可收拾的破事。
  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那边之所以在九十年代没落下去,一部分是因为那边官僚气息太重,另一部分就是本地人抱团太厉害。
  外地人过去投资,上面要送礼,下面还要看职工脸色,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田新能在沪市做偌大的黑市,不是没有这个前瞻能力,但毕竟他的力量大多都在沪市,很难向外延伸。席于飞既然帮他介绍了人,他必定会给出很好的待遇,把这件事争取落实。
  只要做好了,宁新前途不可限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