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226节(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席于飞这边,张大嘴带着徒弟们来了,远在南方的宁哥新哥跟郝姨夫他们也都过来了。还有沪市的张姨一家子,张姨跟老伴儿岁数大了来不了,也是让儿子儿媳妇过来的。
  西北老马也让儿子儿媳妇来了,席家这边也单独开了两桌回民餐,招待不吃猪肉的亲戚。
  吕百城那边是云穆清亲自说的,毕竟老团长调回了京城,又在当年帮了云家那么大的忙,不亲自请不合适。
  很多外人也都是第一次来这个院子,平时在外面看着不觉得如何,如今进来才知道这个院子到底有多大。
  也是终于感受到,席家这是发达了。
  要知道九几年,一进的院子已经涨到上百万了,更别说人家这边是五进,还有左右跨院,怎么着也得往小一千万去了。
  平时这一家子人不显山不露水的,兜里竟然这么富裕。
  机械厂的人见了到也没说什么,那些老人都知道云家是什么底气,现在还有不少职工住的宿舍是人家云家的房产呢。不过机械厂也在盖职工楼,等盖完了他们就从平房搬出去,把院子腾出来还给云家。
  外贸局的就更清楚了,且不说席于飞在宁新有股份,他自己折腾古董也不少赚钱。再加上席家几个老太太搞什么中介所,光曾柳华手里攥着的房产,足够馋死一群人了。
  席家要连摆三天席面,西跨院的大厨房以及各院的小厨房都忙乎的不行,东跨院小花园周围摆了十多张桌子待客。
  只有关系特别近的,席面是摆在里院的,由云父和席文明亲自招待。
  三天后,家里人开着车,把云老爷子送去了通县那边。
  席于飞在那边搞了一大块风水不错的荒地,荒地种地不咋地,但如果盖阴宅却相当好。其中最好的一部分是留给自家人的,剩下的收拾好了,也可以往外卖。
  云老爷子是第一个住进去的,老太太还说呢,记得旁边留个位置,到时候她跟老爷子住在一起。
  三天的流水席确实也折腾人,云老太太的精神头明显有些不济了。
  家里人都有些担心,不过云老太太自己缓了过来,笑呵呵的说要活到一百岁,替老爷子多看几年孩子。
  老太太真的是说话算话,她是在过完一百岁生日之后走的,那时候云家第四代都生娃了,正儿八经的五世同堂。
  梁老爷子在老太太走了第二年也走了,说要跟云老爷子做邻居,只可惜自己只活到了九十九,差点儿不到一百岁,略有遗憾。
  大院子里少了最宝贝的三个老人,大家伙儿心里都不太舒坦。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以前院子里可是有三个大宝贝,小孩子们最喜欢这三个老祖宗,因为老祖宗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们留着,偷摸的给他们吃,爸妈说的不管用。
  如今罩着他们的老祖宗都走了,那些小孩崽子们仿佛突然就懂事了一般,变成大人模样了。
  说白了就是没人护着了,撒娇都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曾柳华他们可不是惯着孩子的那种老人,这些年,看孩子他们可是看的够够的,一到晚上就感谢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
  云母身子原本就比较弱,走的也早。
  云父干脆跟于教授俩老光棍搬到一起住了,互相也有个照应,不用拖累孩子。
  话虽然这么说,但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儿里,天天都有人看着,到也放心。
  曾柳华跟席文明都八十出头了,就这样还天天去中介所呢。那边热闹,能听八卦。但也不咋管事儿了,工作让几个儿媳妇担了去。
  她手里的房子也都给几个孩子平均分了,一家三套房,不偏心任何人,自己抽签。
  至于三代那群小的,她就不管了。想要什么东西找自己爹娘去,反正她跟老席也都对得起自己的儿女。
  席于飞六十那年,席文明和曾柳华也前后脚走了。于教授和云父走在他们前面,都陆陆续续的“搬家”到了另一个地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