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谢谢大家愿意花时间来看他。
  感谢得到粉丝的停留跟侧目。
  谢谢你们,明年见。
  **
  【@意兴阑珊:最近看了舒明生日直播的回放,很有触动,我一直认为对于歌手而言,技巧都是次要的,更紧要的是情感的表达。
  而舒明依靠情感打动了我,于是我连夜去翻了一下他的过往数据,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其实从舒明三张专的发行数据来看,舒明对于粉丝的依赖度是不高的。
  作为目前生圈风头无两的头部,绝对的流量收割机,这话一说出来,我就知道可能有人要喷我了,但这是实话。
  你仔细观察就知道,他每一张专辑的首发当日销售量,都只占全部销售量的不到百分之五十。
  首发秒买的,都是死忠粉和购买力强劲的粉丝,这一波过去了,才是路人粉和真路人进场。
  而舒明的数据证明了,他专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销售额,都是靠路人进场充填的。
  但这并不代表舒明粉丝的实力不强劲,只能说,光靠粉丝购买量就可以冲上年榜前排的歌手,路人盘居然还如此广阔,实在是很可怕的存在。
  换句话讲,粉丝的舆论和风向不能完全操控他。他并不是完全仰仗粉丝吃饭的,因而他有自主选择道路和方向的自由。
  因此,他粉丝群体中的过分低龄粉、狂热粉和魔怔粉就并不多见。
  这类粉丝往往需要明星的极度示弱和工作室相应的下场洗脑共同配合,当然利用好的情况下,这些组合也能打出非同一般的效果,可舒明没有选择这条路。
  恰恰相反,他经常反反复复告诉粉丝——成绩不好,那一定是我的问题,没有任何人可以为我开脱。
  当然,过分理智和分割,就会导致这一类明星的粉丝黏性就会相应下降——“正主并不是没有我就活不了”这一事实,其实会相应打击粉丝的热情度。
  但舒明本人的魅力很巧妙地弥补了这一点,他跌宕起伏的经历,以及他对粉丝百分百的真心,又让粉丝在情绪上明白——我们依然是共生关系,是共渡难关的战友。
  又因为舒明本身有很多冷静的特质,大部分舒粉随正主,也有几分舒明的处事味道。长情、高素质是他们的圈内代名词。
  也许,好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的。
  有一定的边界,并不是谁作为谁的依附。
  相互接纳、相互允许、相互鼓舞,这才造成了一反常态的超高黏度,使他的个人商业价值达到了最大化。
  这些,都是他几年如一日的真挚换来的。
  期待他的下一张专辑,同样也期待他的新剧《远渡》,听说今年招商有这部剧,等待大家的反馈。】
  **
  过了许多年后回头看,就会发现《暗涌》发布的这一年,简直是神专打架。
  大家一反常态地发了许多很不符合自己风格的专辑。
  无论是舒明先锋而超前的尝试,还是梁汝文一反常态地唱了很多「爱的英勇而决绝」的情歌,亦或者国内几个许久不出山的乐坛天后猛地闪现,扔出一张专辑又飘飘然地隐身而退……都造福了大众的耳朵。
  即便如此,舒明也稳稳站进了年榜前三。
  足以证明他实力强劲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