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以声盯着那个小小的表情,猛烈地咳嗽起来。
  他抬手抹去眼角咳出的泪,再看向手机屏幕时,那个“OK”依旧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是一个无声的句点,冷酷地封缄了所有可能。
  第42章 .剑走偏锋
  纸媒改革的议题悬在每个人心头,内容创新的尝试在赵编辑和钱编辑两位资深编辑的推动下已有起色,但印数下滑的冰冷现实依旧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十月刊下半月刊的发行量和前线反馈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其实这在众人的意料之中,改革刚刚开始,组长没有经验。更何况媒体的更迭是不可控的,纸媒颓势是必然。
  郭鑫知道池锦压力大,开会前安慰她好半天,池锦看起来状态尚可。
  刚一到开会时间,她便不作寒暄,直接切入最尖锐的核心:“各位同事,我们之前的内容革新方向是对的,深度、质感都保持了《面孔》一贯的水准。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更残酷的问题:酒香也怕巷子深。内容再好,如果无法吸引读者主动拿起、翻阅,一切都是空谈。”
  “我也觉得这期内容很不错,的点击量就是证明,这不能算作是B组他们新媒体的功劳……”
  “只是大家真的不看书了。”
  “那大家看什么呢?”池锦问。
  “我女儿五岁,就已经天天看那些唱歌跳舞的艺人了。”
  “其实就是看流量。”
  这个回答正中池锦下怀,她打开ppt,屏幕上跳出两张截然不同的封面设计概念图。一张是《面孔》以往惯用的、充满艺术感和隐喻的抽象封面;另一张,则是一位当下极具争议性却也拥有庞大粉丝基础的青年演员的正面特写,眼神锐利,极具视觉冲击力。
  池锦意图明显,会议室里瞬间响起一阵压抑的吸气声。
  “我的提案核心有两点。”池锦声音清晰,压过细微的骚动,“第一,封面革命。放弃部分过于曲高和寡的艺术抽象封面,大胆采用本期核心人物的真实‘面孔’。用最具冲击力、最具话题性的视觉形象,在报刊亭一秒抓住读者的眼球。第二,内容破圈。在坚持深度采访和人文内核的前提下,适当引入拥有广泛群众基础、但同时有内容可挖的‘文娱面孔’,甚至是所谓‘流量’。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将原本可能不会接触《面孔》的年轻读者吸引过来,让他们看到,我们提供的不是快餐八卦,而是有深度的立体解读。这本身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