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印子笑吟吟道了一声“殿下高招”,立即恭敬退下去办,今日之后,怕是有人连觉也睡不安稳喽。
  不过,这干他何事。
  与他们东宫无尤。
  与此同时,京城一间茶馆靠窗的雅座上。
  顾熹之正利用休沐时间给学生教授功课,今日他本想留在家中的,可姬檀回了东宫,他一个人在家待着也没意思,干脆出来授课赚钱。
  之前批阅指点过的功课他已经给学生讲完了,现下拟了一道策论题让学生现学现做,看对方领悟了几分。
  学生时而思忖落笔时而侧目看他,顾熹之一派我自岿然地品茗,连眼神都专注地八风不动,学生见他如此厉害,赶忙也垂首认真构思策论答案了。
  顾熹之呷了一口茶,神思已不知不觉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总之,不在他这里,向着皇宫的某处宫殿飞奔而去。
  今日他途经闹市,见虽未至秋天,但勤于生计的小贩已经开始贩卖秋分时节才有的肥蟹了,这个时节的蟹没有秋天肥美,但胜在第一拨蟹新鲜,用美酒和葱姜蒜鱼露一起生腌了,最鲜美不过,他提早和商贩说了,给他多留几只大的,等他教授完课,买回去让母亲做了,正好殿下回家就能吃。
  还有,隔壁酒楼的蒸羊羔香味都飘进茶馆了,应当也不错,打包带一份回去给殿下尝尝鲜。
  天气渐凉,不能总吃冰酥山了,容易生病,今日就只给殿下买水果糖水吧,再买些一品斋的糕点,就大功告成了。
  顾熹之思绪神游间,学生喊他:“先生,我做完了。”说罢,将写好的答案推给顾熹之看。
  顾熹之接过认真批注起来,将他的优秀之处标出,错误之处也用朱笔圈起,等批注完一起给对方讲解。
  学生一瞬不瞬好奇打量着顾熹之,忽然道:“先生,你像是我姜家的人。”
  顾熹之闻言抬头:“什么?”
  学生漆黑的眼珠滴溜溜一转,偏首凑近小声道:“太子表哥……就是太子殿下啦,我知道你是他的人,所以才找你的。”
  这位学生不是别人,正是皇后母家同胞兄弟的幺儿,顾熹之亦知他的身份,为他授课不仅仅是为了钱财,也有用心教他之意。
  “你可以告诉我一些太子表哥的消息吗?”少年眼神真挚,认真注视着顾熹之。
  这不是他第一次和顾熹之见面了,他被顾熹之教导了好几次,确认对方品行上乘和他是为太子效忠的人才开口说这番话的。
  顾熹之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道:“可以。但你得先和我说为什么。”
  少年看着眼前博闻强识、又和皇后姑姑气韵极像的探花郎,便将实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他了。
  原来,自从太子册立之后,姜家唯恐皇帝和文武百官认为他们外戚干政,招致杀身之祸,便逐渐淡出了朝野,在朝中逐渐边缘化,再加上皇后一心礼佛,和太子关系并不亲近,连带着姜家和太子的往来也一并交之甚少,他们年轻的这些小辈都很景仰太子殿下,分明是表亲关系,却不得相见,想知道太子的消息还得从外人这里打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姜家虽是为明哲保身主动淡出朝野的,但有些官员勘不破背后原因,总讥笑是他们家族落败,连带着轻看太子。
  长辈们性情沉稳不以为忤,他们这些小辈却是万万不忿的,即使不能在朝中为重臣,他们的学业也万不能懈怠叫人看轻了去。
  年轻人心里憋着一股气,不肯示弱在众人眼下求教勤学,背地里找了探花郎这个外援提升能力水平。
  当然,他亦回馈了探花郎丰厚的报酬。
  顾熹之万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为明哲保身淡出朝野他能理解,但皇后和太子的关系,他始终感同不了,不明白为何一个母亲会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这般冷淡,连家族中小辈钦佩都要从旁人口中得知,而不能正大光明拜见。
  不过顾熹之识趣地没问,只挑些能说的众人皆知的有关太子殿下讯息告知于他,少年满意了,一双眼睛愈发漆深晶亮,有些像顾熹之自己。
  顾熹之看得一怔,旋即收回心神继续为他授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