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周千龄有礼地问好,跟着她们坐进小面包车,看到里面已经坐了两个乘客和一个司机时,周千龄一愣,又扫了眼外面的“限载5人”,接受尚且良好地坐到后排。
  超载两人让空间异常狭窄,周千龄最后只能起身佝腰站了一路。好在,目的地离镇上不远,听姨妈说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
  不过连大巴都开不进去的村寨多是处于偏僻的高山上,泥巴路打滑不说,比之前的路崎岖陡峭了不少,周千龄被晃得胃里翻腾,脸色泛白。
  “遇仙弯的两个,到了。”司机刹车,先前坐车里的一对情侣便开门下了车。
  忽然的刹车让周千龄胃食倒流,强行闭住喉咙发现无法阻止呕吐欲,她推门下车捂着心口呕酸水。
  擦擦泪,周千龄活动着四肢,呼吸新鲜空气缓解晕车症状。
  “快到家了。”周芳给女儿拍着背,下定心丸。
  “小龄晕车啊?”姨妈下车,让姨爹跟司机先走。
  “没走过这种路,不习惯。”
  周千龄也不是矫情,身体状况不允许她也没法。反正车已经走了,几人也不急,站在池边都缓缓。
  这条路是个左拐弯,右侧是座山,路边有道约三米的土墙,上面便是人家户的地,再往上坐落两三间瓦房。路左侧拐弯内是个不大的水池,水面结了层薄薄的冰,立着几根枯杆残叶,想来应该是个荷花池。
  遇仙弯。
  周千龄望着池边枯败的柳条,猜测着这几个字背后的故事。
  --
  遇仙弯村和老家相邻,几人步行十来分钟。看到路边立着的石牌,周千龄这才知道自己老家叫什么。
  老蛙村。
  比一路上遇到的鸭脚爪村、堆屎镇好听。
  进村后,路边的建筑多了起来,除了老式的青瓦房和上年头的小平房,也能看到敞开门卖东西的杂货铺和猪肉摊。
  “两母女怕都饿了,来们先随便吃点垫垫肚皮。”三姨妈热情招呼着,先几步走到土路对面,进了一家店。
  周千龄抬头,看了眼苍蝇馆子上的招牌。
  妹来砂锅羊肉粉。
  二人昨天就吃了几口面条,现在确实有些饿。
  “小龄来看看要吃哪样。”
  周千龄扫了一眼墙上的菜单,要了碗小份羊肉粉,坐到姨妈对面。
  店面不大,分了厨房区和用餐区,用餐区仅勉强摆了张圆桌和一排靠墙细窄折叠桌。
  “要辣不?”
  里面传来一道询问,声音清柔,像古琴耐人回味的尾音。周千龄抬头往取餐口看去,只见到晃动的马尾尖儿。
  “两碗特辣,一碗微微辣。”周芳了解妹妹和女儿的口味,又补充道:“微辣那碗不要葱。”
  说完,周芳继续跟妹妹话家常。
  周千龄收回视线,无聊地掏出手机,已经只剩百分之十的电量,信号也由4G变成了2G。她点开常用社交软件,等了半天加载不出来后,锁屏放到一边,撑着脸无聊地描绘桌上的纹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