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她的新郎[年代] 第5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杜辉声音很低,挑着眉毛对宋行简笑了笑。
  第64章 你记得吗
  “大姐,你放这儿不行,明天要大检,路边留了油污胶水要罚你钱的,你下午收拾收拾啊,明天找个不碍事的地儿放。”
  是个修自行车连带着修鞋的小摊儿,由几扇能收拢的木板组成,打开是个陈列架子,上头放着能用到的各种工具,鞋拐子铁皮轮胎皮掌鞋锉刀胶水什么的,罐头瓶里头放着气门芯小螺母小零件。旁边还放着个有些年头的洗脸盆,里面的半盆水不算清亮,刚补了两个自行车胎,打满气放里头找咕噜噜冒气的小口子就行,有的口太小,难找,要来来回回摁水盆里好几回才能找着。
  一收拢就能直接驮到自行车后座上,这是她男人在世时候做的,他手巧。
  李大姐也是个苦命人,她男人年轻时候被冤枉遭了罪,肺被打出问题来,干不了重活,后来单位补偿一个位置还行的小铺面,巴掌大小,她男人在那给人修自行车,修鞋什
  么的,李大姐在工厂上班,他俩还有一个儿子,给供到大学去,分配工作留到省里了。
  日子都要有盼头了,她男人又犯病,旧毛病,治不好的,一呼吸喉咙跟个大风箱一样,呼噜呼噜地带出来不少血沫子。李大姐说什么要治,把那临街的小铺卖了,她男人和儿子都说别治了,早死晚死都是死,她不听。
  后来男人死了,她还下岗,手里钱丁点儿都没有了。
  这个装工具的箱子就是她男人最后日子做的,他还让她记得戴口罩,他觉得自己病严重跟闻乱七八糟胶水油污闻多了也有关系。
  李大姐开始时候手艺不好,干的活粗,但街坊邻居的,知道她命苦,就愿多关照关照,现在也干利索了。
  冯月出也知道她情况,在她看来补胎修鞋都是人日常生活需要的,但没办法,领导说不让她就得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管。
  “同志,您看,我之前的那个地方还能去不?”
  冯月出知道她说的是之前转角那个地方,主路十字路口几条大道,上班下班来往人流多,修自行车修鞋都是好地方,对人民也方便。
  但不行了,被投诉好几回,因为那新开了个商场,觉得门前有个修鞋的摊位影响外观,拉低了商场档次。
  冯月出她们每天要处理的事儿不少,除了这种情况还有那种摊贩互相举报的,觉得他位置更好我位置不好什么的,觉得他虽然来得早但前一晚我就用一棵大白菜占了位置什么的。
  说实话,冯月出不咋怕那种刺头,那种刺头脸皮厚,道德也欠缺,管起来没什么心理压力,东西收了骂骂咧咧两句,就完了。
  冯月出最怕李大姐这种,为人老实本分,不坑蒙拐骗,对人也好,有的小孩自行车胎扎了没钱补又着急回家,她都让人先回去第二天再送来,人家就想靠着自己手艺赚点辛苦钱,能活下去就行,这样的时候你能再收人家东西跟撵耗子似的撵人家吗。
  她都不好意思让人家去那片被县里划分出来让人做生意的地儿,冯月出觉得有时候领导挨骂真不冤,问问他是不是愿意早上骑五里地去吃个早饭。
  奥,人家有小汽车接送,人家也不吃便宜早餐。
  真让人来气!
  冯月出每回开会都建议,虽然不是她的辖区,但她对县城的大部分犄角旮旯都熟,她看中不少能规划摊位的地方,那些非主干道的巷子,广场的一侧,甚至完全闲置的空地,她觉得可以光明正大设置成专门摊位,规定经营时间经营范围,统一管理,摊贩也不用胆战心惊的了,最近下岗的又多了,早上卖茶叶蛋的都多出来好几家,你比我便宜几分几毛的,差点儿打起来。
  这事不只冯月出能想出来,只要在一线出过外勤的肯定都想过,但为什么就是不能推下去,因为太麻烦,得协调不少部门,谁都不想担责,卫生问题,超范围经营,安全事故……不出事儿没事,出了事就麻烦。
  为了没有麻烦,不如一刀切。
  冯月出洗了把脸,交了执勤日志,把工作的烦恼就留在单位,上班久了会发现心是操不完的,活是干不完的。
  听说政策上明年就能落实双休了,年初是大小周,现在又改成每周工作不超过44小时,就是能休一天半,冯月出下午就不用来了。
  冯月出先是骑自行车到妈家,发现锁着大门,一想就知道宋青莲准在杜辉那,宋青莲现在不爱跟冯月出去她单位,也不爱跟宋行简去他单位,就爱跟着杜辉屁股后面。
  杜辉很会哄小孩,冯月出说过宋青莲几回,她也不听。她就只能告诉她别跟爸爸说去舅舅那儿玩了。
  宋青莲这只小猪,去问她爸,为什么妈妈不让她说去跟舅舅玩了。
  “冯小姐,您这边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