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不远 第7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姚远休息了几天找到叶道生, 商珂已经给叶道生打过电话,叶道生刚好去武汉出差,要去看硬科技行业项目, 叶道生说一起去吧, 姚远说行,都是做事情高效专业的人,一拍即合。
  从上海坐高铁到武汉, 先去看医疗器械的高端临床监测项目, 这个细分赛道的亮点是国内原创技术,已经有一定规模化商业出货, 处于产品市场拓展,品牌成型的阶段,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收入成长性。
  创新型医疗器械要进入一二线城市的大医院,不仅要有各方面过硬的产品, 也要有优质稳定的经销商渠道, 更需要当地医疗卫生系统的社会关系,团队务实, 客户基础好,业务增速大, 不缺钱的创业公司对资本的选择很谨慎。
  叶道生发现和姚远出来看项目可太好了, 姚远既懂技术,又有研发产品, 企业运营的经验,稍微聊几句就能切中重点, 姚远有对硬科技产品需求的洞察和高级的审美,在保留创始人追求产品精神信仰,开放融资渠道达成业务目标这件事上又有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给出的建议中肯详实,两边交流起来既深入又顺畅。
  本来就半天的行程,被拉着吃午饭,下午还要继续交流,叶道生说:“你们干脆请我合伙人做顾问。”
  姚远微微笑了,看了一个项目升级成合伙人,看完这个项目倒是让姚远想到一件事,姚远问:“图像处理技术在医疗器械的应用范围如何?”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叶道生手里的医疗器械项目都是从商珂那里接手过来,包括这个武汉的项目,叶道生说:“这个你得问商珂。”
  隔天叶道生收到高端临床监测器械那家公司创始人发过来的一条信息问能不能聘请姚远当顾问,姚远没有合适的名片也没有留联系方式,信息发给了叶道生,叶道生把信息给姚远看,姚远说:“我考虑一下。”
  叶道生又收到一条商珂的信息问:“武汉的项目怎么样?”
  叶道生昏倒,商珂什么时候主动关心过他看得项目怎么样,知道他关心什么,偏偏不告诉他,东拉西扯,“先看了那个医疗器械项目,这个项目的业务团队从安影医疗跳槽过来,安影医疗现在是行业内的黄埔军校啊,两位创始人非常热情,也是计算机博士,这帮人脑子太好使了。”
  商珂一看全是废话,没有一点有效信息,“滚!”
  叶道生:“……”
  商珂这种态度就别怪叶道生不客气了,给姚远八卦了不少商珂小时候的事。
  商珂非常讨厌英语,找各种理由不做作业,一会儿本子丢了一会儿生病了,被英语老师投诉得不行,李群飞耳提面命逼着商珂做作业,商珂没办法只好花钱让人在学校做完,做完的作业往李群飞女士面前一放。
  李群飞还不知道商珂的伎俩骂他,“我看你考试怎么办?!”
  商珂平时英语成绩很一般,一到期中期末等大考试成绩就很好。
  英语老师怀疑他作弊,把卷子扣下调了监控什么都没查出来,气得火冒三丈,这不是耍他吗?打电话让家长过来。
  李群飞工作忙好不容易抽出时间去学校,英语老师沉默着把试卷递给她,李群飞一看这成绩不是很好吗?
  看着英语老师黑如锅底的脸,明显是不满意,李群飞只好问:“这成绩有什么问题吗?”
  英语老师说:“他能考出这成绩吗?”
  这句话李群飞就不爱听了,冷了脸没说话。
  英语老师脸更冷,“我不知道他用什么办法考出来,他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校风校纪,要是每个学生都像他一样自己搞一套,学校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这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的的影响。”
  李群飞不知道商珂怎么违反校风校纪,也不知道怎么对其他同学产生负面影响,英语老师说的话她一句都不同意,回来就要给商珂转学。
  商珂在学校里跟同学关系很好不愿意转学,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搞定,后来英语老师再也没找过李群飞。
  姚远好奇地问,“他是怎么考出高分的?”
  叶道生说:“他说有规律看选项能猜到答案加上运气好。”
  姚远想了想,同个出题者看多套试卷之后确实可以找到规律。
  八卦完开始干正事,看硬科技行业项目,硬科技行业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准入门槛高,创业者主要是两类背景,一类是高校工科博士,一类是行业内资深人士。
  不同创业者选择的发展路径差异很大,有拿到钱再创业的创业者,把原来公司的技术带出来换个包装,抢老东家的客户,这种项目业务增长很快,后继乏力,创始人没有那种为了理想和信仰全力以赴的狠劲。
  也有踏踏实实研发打磨产品,创始人有产品精神,团队踏实接地气,客户切换新技术导致市场规模日益缩小,商业价值上不去,舍不得放弃产品拿自己钱干熬的创业者,有一意孤行的勇气,奈何大趋势不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