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现在计划都落成了, 改造对象却没了踪影,难怪听说沈宥豫走了会这么激动,这么多天的努力白费了啊!
  “不好好学习, 一天天整乱七八糟的。”方年年嘀咕,没有打开计划书看, 免得看到阿弟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列出来的每一条,比做功课用心数倍。
  当个负责任的家长就是容易血压高,方年年深吸一口气, 努力规劝自己:生活这么美好,何必生气,微笑。
  过了几个呼吸, 方年年跺脚,小声地说,“好气啊!”
  和梁壮蹲坐在驿站门槛上的方承意也好气,两只手撑着下巴气鼓鼓地说,“不打一声招呼就走了,真是好生气,我们白白想了这么几日,细细地写了计划。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上树多掏几个鸟窝!”
  梁壮笑了笑,“虽然没有用上,但你学会自己写计划了,把这份心思放在学习上,年姐姐肯定就不操心你了。”语带羡慕,他是驿丞梁爷爷捡的孩子,没有其他亲戚了。
  方承意心虚地左右移动眼睛,打哈哈说,“写计划挺容易的哈。”
  本朝读书人大多喜欢写计划书、制定目标,将沿袭自高祖的传统内化为自己的习惯、外化为标杆。孩子们刚启蒙时,夫子就会教着怎么制定计划,能有多少人彻底贯彻并坚持下来就未可知了。
  急促的马蹄声哒哒哒,犹如疾风骤雨,瞬疾而来。临到客栈了,大雨猛然收敛,成了春日里的蒙蒙雨雾,淅淅沥沥。方承意和梁壮捕捉着声音看过去,看到客栈门口停着一匹黑色大马,额前有一抹白,目光炯炯,神俊异常。
  马上的男人侧身落下,轻巧如燕,石青色圆领袍的一角掖在黑色缀玉的腰带里,露出精装笔直的两条腿。他腰间横着一把长剑,剑柄上镶嵌着红色宝石,昏暗中,宝石熠熠生辉,晃得少年人的眼睛蹭蹭发亮。
  “他的剑,一定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过!”方承意笃定地说。
  “镶嵌了宝石,说不定是装饰用的佩剑。”梁壮言语间泼了冷水。
  “我看他在客栈里住了好几日了,时不时和江湖人士谈话,哪里像公子哥。”
  方承意反驳,那人才是他对江湖侠客的终极梦想,飒爽肆意,行走间干脆利落,双眼内敛着故事。
  沈宥豫那什么嵩山大师兄,他没看出半点少年侠客的意气风流来,跟在他姐左右真是半点儿豪情都没有!
  少侠当得太失败了。
  “方承意。”小茶馆里传出被方年年的叫声。
  “嗳。”方承意扯着嗓子大声地回着。
  方年年说,“有功课要做吗?”
  “学堂里写完啦。”方承意大声地回。
  “行,那你玩吧。”方年年说。
  “哦。”方承意曲着手指抠脸,放低了声音,“还以为喊我吃东西呢。”
  “你家刚吃完饭……”
  “哈哈,我姐有时候会想着弄点饭后水果吃。”方承意重新撑着脸,挤出来厚厚的双下巴,“唉,要是跟着梁先生去书院,每天吃食堂,没法天天吃我姐做的菜。想想就好难受啊,要哭了。”
  梁壮不知道说啥,安慰地摸摸方承意的头。
  方承意哀怨地看向梁壮,“你是夫子心甘情愿要带着去的,我和纪家两个小子是被迫捎带的,爹咋就不为我想想啊。”
  梁壮,“……”
  他想到先生揉着手臂,无奈又生气地说:君子当有海量,不和人一般见识。
  方年年也知道了过了重阳节,九月中下旬的时候,阿弟就要跟着梁先生去棋山书院报道读书,同去的还有梁壮、纪家两个小的,每个受聘于书院的教授都有携带弟子的名额。蓦然知道阿弟要去读寄宿学校了,她心中万分不舍了起来,想着学校里待遇再好也不如家里,穿和住上倒罢了,吃上面她要给阿弟多准备些。
  还要做点东西去谢谢梁先生,让他以后多照拂照拂阿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