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1 / 3)
小江愿时觉得自己好像发现了让父母喜欢他的方法,实现爸爸妈妈的期待和愿望。
渐渐的,小江愿时的生活被补习班塞满了,数学英语口语什么的都算平常,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运动类、艺术类,江愿时的父母像是尝到了望子成龙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势必要将其发展为多边形战士,但偏偏江愿时又做到了,不论再苦再累他都愿意,因为这样爸爸妈妈不会再讨厌他了,没准哪天表现好,他们会答应把外婆和小黄一起带来也说不准呢?
年幼的孩子不懂得人类的欲望是无法填满的,真的等到他意识到来不及的时候已经晚了。
小江愿时上小学了,听说在新地方也许可以交到朋友,虽然爸爸妈妈让他专注学习,但小江愿时的内心还是期待可以交到新朋友的,要是能交到朋友就好了。
他这么想的,事实证明,确实可以,开学没几天就有很多孩子围着他,大多都是女孩子,理由很简单,江愿时看着最好看,同时也有男生不满,甚至和他约战,最后在pia唧卡比赛中被其打败、折服。
小江愿时成为了人气王,每天过得都很开心,虽然开学后父母忙着工作很少回家,但他可以跟家里请的阿姨讲,那个阿姨很和善,虽然没有外婆好,但也很好。
阿姨每天听完小江愿时的校园生活都会夸奖他,每天给他做好吃的。
也许是小江愿时太得意忘形,在他和难得回家的父母分享以后,他遭到了报应。
父母默不作声,只是淡淡地敷衍过去,第二天小江愿时没上课,只是被来到了校长室,他在现场做了一份卷子,做完后,小江愿时跟校长还有其他没见过的老师挥手道别。
那时小江愿时还还不懂发生了什么,直到他再一次上课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陌生,他到了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现在他是小学三年级。
他不明白为什么?是他不好吗?为什么大家都不见了?
老师说是小江愿时太聪明了,一二年级的课已经不用学了,小江愿时开始后悔了,如果他现在变笨可以回去吗?但爸爸妈妈不会喜欢笨孩子。
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就这样在所有大人的期待中一路升学,跳级,同龄人成为匆匆过客,校园生活也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学习,成为大众眼中的“天才”,也许也是因为“天才”这个名头,所以他也有了可以碰触电子产品的机会,父母同意让上初中的他学电脑编程,但前提是成功进入少年班。
那年他十岁。
江愿时如约完成任务,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在学会编程,参加比赛的同时,背地里开始偷偷接触游戏,那又是一个新的世界,在游戏的世界可以将自己所有荒唐的想法放进去,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他背着父母偷偷玩游戏,学习了解游戏机制、世界观构造等等,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做出自己的游戏,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他斗不过父母,到底还是被发现了,父母没有砸掉他的电脑,只是当着他的面,给电脑恢复了出厂设置,然后在屋子里安置了全方位的摄像头,警告他没有下次。
绝望笼罩着江愿时,父母越发极端,他时常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错,如果他没有那么聪明,会不会爸爸妈妈就不会变得这样偏执,但他不明白,他们透过监控监视他一切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他脸上的伤痕、衣服上的脏污和破损?
后来江愿时明白了,他们只想看到他们想看的,至于被欺负、受伤……他们说,你为什么不思考思考自己的问题?
人们眼中的“天才”总会有些非常人的缺陷或异常,就比如江愿时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这令父母很不满。
这个样子去社会上谁会要?他们在这个时候又自然而然忘记自己孩子的处境和未来甚至可以是被大企业争抢的,他们这个时候又需要正常人了。
他们想要一个完美的天才。
他们开始给江愿时花钱报班,做什么小记者、新闻等等,只要是外向外出,要社交的东西,通通塞给江愿时,做不好的时候,只要再去他的电脑或者喜欢的东西上翻一翻,清一清就好了。
毕竟孩子还小,他需要父母也得依赖父母,他们可以掌控他。
在父母的鞭策下,江愿时越发耀眼,锋芒毕露的同时,也学会藏拙和心机,在他第一次学习切换监控镜头并且父母还没发现时,他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是万能的。
江愿时想逃离,他想回去找外婆,然后带着外婆和小黄去父母找不到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他现在哪里都去不了,父母看着他的力度越来越严。屋里屋外都按了监控,学校那里也安排的老师同学看着他。
也许只要长大成年就好了。
江愿时抱着这个念头一刻不停歇地往上爬,13岁考入大学,按流程,本该在几年后顺利出国读博的他再一次被父母阻拦,父母认为人要多方面发现,所以趁着年轻多修几个专业,多拿几个本科证,然后在去当研究生读博士。
太荒谬了,大学难道不是最多双学位吗?但他父母以江愿时为由找了负责人和老师们,如果不同意,就换学校,他们笃定学校不会拒绝,但在顶级的大学,也不是那么缺“天才”。
索求无果的父母又将计划转移到工作上,既然只能双学位,那么你赶紧学完,然后去找个公司实现,攒攒经验,再去读研读博更有保障。 ↑返回顶部↑
渐渐的,小江愿时的生活被补习班塞满了,数学英语口语什么的都算平常,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运动类、艺术类,江愿时的父母像是尝到了望子成龙的甜头,一发不可收拾,势必要将其发展为多边形战士,但偏偏江愿时又做到了,不论再苦再累他都愿意,因为这样爸爸妈妈不会再讨厌他了,没准哪天表现好,他们会答应把外婆和小黄一起带来也说不准呢?
年幼的孩子不懂得人类的欲望是无法填满的,真的等到他意识到来不及的时候已经晚了。
小江愿时上小学了,听说在新地方也许可以交到朋友,虽然爸爸妈妈让他专注学习,但小江愿时的内心还是期待可以交到新朋友的,要是能交到朋友就好了。
他这么想的,事实证明,确实可以,开学没几天就有很多孩子围着他,大多都是女孩子,理由很简单,江愿时看着最好看,同时也有男生不满,甚至和他约战,最后在pia唧卡比赛中被其打败、折服。
小江愿时成为了人气王,每天过得都很开心,虽然开学后父母忙着工作很少回家,但他可以跟家里请的阿姨讲,那个阿姨很和善,虽然没有外婆好,但也很好。
阿姨每天听完小江愿时的校园生活都会夸奖他,每天给他做好吃的。
也许是小江愿时太得意忘形,在他和难得回家的父母分享以后,他遭到了报应。
父母默不作声,只是淡淡地敷衍过去,第二天小江愿时没上课,只是被来到了校长室,他在现场做了一份卷子,做完后,小江愿时跟校长还有其他没见过的老师挥手道别。
那时小江愿时还还不懂发生了什么,直到他再一次上课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陌生,他到了新班级,新同学,新老师,现在他是小学三年级。
他不明白为什么?是他不好吗?为什么大家都不见了?
老师说是小江愿时太聪明了,一二年级的课已经不用学了,小江愿时开始后悔了,如果他现在变笨可以回去吗?但爸爸妈妈不会喜欢笨孩子。
他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就这样在所有大人的期待中一路升学,跳级,同龄人成为匆匆过客,校园生活也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学习,成为大众眼中的“天才”,也许也是因为“天才”这个名头,所以他也有了可以碰触电子产品的机会,父母同意让上初中的他学电脑编程,但前提是成功进入少年班。
那年他十岁。
江愿时如约完成任务,打开计算机的大门,在学会编程,参加比赛的同时,背地里开始偷偷接触游戏,那又是一个新的世界,在游戏的世界可以将自己所有荒唐的想法放进去,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
他背着父母偷偷玩游戏,学习了解游戏机制、世界观构造等等,幻想着有一天可以做出自己的游戏,但孩子终究是孩子,他斗不过父母,到底还是被发现了,父母没有砸掉他的电脑,只是当着他的面,给电脑恢复了出厂设置,然后在屋子里安置了全方位的摄像头,警告他没有下次。
绝望笼罩着江愿时,父母越发极端,他时常思考是不是自己的错,如果他没有那么聪明,会不会爸爸妈妈就不会变得这样偏执,但他不明白,他们透过监控监视他一切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发现他脸上的伤痕、衣服上的脏污和破损?
后来江愿时明白了,他们只想看到他们想看的,至于被欺负、受伤……他们说,你为什么不思考思考自己的问题?
人们眼中的“天才”总会有些非常人的缺陷或异常,就比如江愿时不爱说话,喜欢一个人,沉默寡言,不善交际,这令父母很不满。
这个样子去社会上谁会要?他们在这个时候又自然而然忘记自己孩子的处境和未来甚至可以是被大企业争抢的,他们这个时候又需要正常人了。
他们想要一个完美的天才。
他们开始给江愿时花钱报班,做什么小记者、新闻等等,只要是外向外出,要社交的东西,通通塞给江愿时,做不好的时候,只要再去他的电脑或者喜欢的东西上翻一翻,清一清就好了。
毕竟孩子还小,他需要父母也得依赖父母,他们可以掌控他。
在父母的鞭策下,江愿时越发耀眼,锋芒毕露的同时,也学会藏拙和心机,在他第一次学习切换监控镜头并且父母还没发现时,他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是万能的。
江愿时想逃离,他想回去找外婆,然后带着外婆和小黄去父母找不到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他现在哪里都去不了,父母看着他的力度越来越严。屋里屋外都按了监控,学校那里也安排的老师同学看着他。
也许只要长大成年就好了。
江愿时抱着这个念头一刻不停歇地往上爬,13岁考入大学,按流程,本该在几年后顺利出国读博的他再一次被父母阻拦,父母认为人要多方面发现,所以趁着年轻多修几个专业,多拿几个本科证,然后在去当研究生读博士。
太荒谬了,大学难道不是最多双学位吗?但他父母以江愿时为由找了负责人和老师们,如果不同意,就换学校,他们笃定学校不会拒绝,但在顶级的大学,也不是那么缺“天才”。
索求无果的父母又将计划转移到工作上,既然只能双学位,那么你赶紧学完,然后去找个公司实现,攒攒经验,再去读研读博更有保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