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众人闻言皆倒吸一口凉气,连一旁的梁照儿都大吃一惊。
难怪上次她说连珠还年轻,以后必定还能有自己的孩子时连珠的表情那样复杂。
“我…我只是随口胡诌的,诓诓你罢了。”康含双找补道。
梁照儿冷笑一声道:“公堂之上岂容你信口雌黄,正好郎中也在,不如叫他把把脉,即刻便知真假。”
李鸿冲那郎中摆了摆手,郎中便直奔康含双而去。康含双扭着不肯乖乖就范,李鸿见状只好让两个捕头将她控制住。
郎中伸手搭上了康含双的腕子,指下感觉往来顺畅、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他皱着眉头转身回禀道:“禀大人,这确实是喜脉,康氏已有孕两月有余。”
“什么……竟真的有孕了。”康含双怔怔道。
她原本真的只是脑子一热借机想诈诈连珠,却不想忽然被告知自己真的有孕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
康含双无助地望向一旁的道士,那道士并不敢与其对视,连忙避开了视线。
她找这道士买房中助兴的药物本就为了搏一搏,看能不能再替鲍良畴生下个儿子以分得些家产。谁知鲍良畴那虚不受补的身子,寻常药物压根不起作用,康含双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剂量。眼见着还是没有成效,她便生出了狸猫换太子的想法,便就近找上了这道士。
梁照儿未错过康含双与那道士暗送秋波,赶忙加了把火说:“只怕这康氏腹中孩子的父亲另有其人罢。”
席掌柜终于开口替康含双说话:“乔氏所言未必属实,况且如今死无对证,鲍行首究竟能否生育这事亦无从考察。”
连珠恨恨地瞪了席咏思一眼,虽说鲍良畴生前已然对此人有所防备,但面上仍过得去,之前在行会中也时常共享各类资源。鲍良畴才一离世,席咏思就起了旁的心思,果然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乔氏所言句句属实!”事情陷入僵局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喝。
第95章
鲍鸿祯扶着一中年女子缓缓入内,那中年女子中等身材,身着窄袖短衫,外头套着暗红色的长背心。
只见她眉眼舒展,眼角偶然随着表情皱起的细纹并不让她显得苍老,反倒别有风姿。
这人便是鲍良畴年轻时在润州娶的大房,赵谷云。
赵谷云拍了拍鲍鸿祯的手,示意他不必搀扶,接着又对座上两位官员重复了一遍:“回禀大人,妾身可证明乔氏绝无半句虚言。”
杨参军见堂下妇人端庄,脸色稍稍缓了两分,身型稍稍前倾问道:“堂下何人作证?”
赵谷云微微福身,谦卑道:“妾身赵氏,乃润州人士,系燕来楼掌柜鲍良畴之妻,愿为乔氏作证。”
杨参军点了点头,又问:“可你
远在润州,如何为乔氏所言你夫君无法生育子嗣一事作证?”
“自然是有凭据妾身才敢开这个口,”赵谷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淡淡道,“良畴知晓自己不能再有子嗣后便数次写信回润州要我与他的长子祯哥儿上扬州学习经商。无奈祯哥儿志不在此,良畴只好托我在族里叔伯们的见证下立了遗嘱。”
连珠和康含双二人闻言心中俱是一惊,皆忐忑不安地看向赵谷云。
赵谷云面无表情地将遗嘱递给捕头,漠然转身立于一侧。
长年独居信佛的生活已让她对俗世不少事情都失去了情绪感知能力,对于她而言鲍良畴已经模糊成一个记不清长相的人影,而面前这两位她本应该冲上前去撕咬打骂的妾侍们在心中也只如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般。
遗嘱字数很短,干脆利落地将鲍良畴名下所有的产业都分了个清楚。
润州的祖宅和祖产留给大房,毕竟一直也是赵谷云在家中打理;茶园还给连珠,茶园与之前连珠刚过给鲍良畴时相比规模稍稍扩大了些。
余下的还有扬州城郊的二十亩水田和一处三进的宅院以及燕来楼。 ↑返回顶部↑
难怪上次她说连珠还年轻,以后必定还能有自己的孩子时连珠的表情那样复杂。
“我…我只是随口胡诌的,诓诓你罢了。”康含双找补道。
梁照儿冷笑一声道:“公堂之上岂容你信口雌黄,正好郎中也在,不如叫他把把脉,即刻便知真假。”
李鸿冲那郎中摆了摆手,郎中便直奔康含双而去。康含双扭着不肯乖乖就范,李鸿见状只好让两个捕头将她控制住。
郎中伸手搭上了康含双的腕子,指下感觉往来顺畅、应指圆滑,如盘走珠。他皱着眉头转身回禀道:“禀大人,这确实是喜脉,康氏已有孕两月有余。”
“什么……竟真的有孕了。”康含双怔怔道。
她原本真的只是脑子一热借机想诈诈连珠,却不想忽然被告知自己真的有孕了,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
康含双无助地望向一旁的道士,那道士并不敢与其对视,连忙避开了视线。
她找这道士买房中助兴的药物本就为了搏一搏,看能不能再替鲍良畴生下个儿子以分得些家产。谁知鲍良畴那虚不受补的身子,寻常药物压根不起作用,康含双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加大剂量。眼见着还是没有成效,她便生出了狸猫换太子的想法,便就近找上了这道士。
梁照儿未错过康含双与那道士暗送秋波,赶忙加了把火说:“只怕这康氏腹中孩子的父亲另有其人罢。”
席掌柜终于开口替康含双说话:“乔氏所言未必属实,况且如今死无对证,鲍行首究竟能否生育这事亦无从考察。”
连珠恨恨地瞪了席咏思一眼,虽说鲍良畴生前已然对此人有所防备,但面上仍过得去,之前在行会中也时常共享各类资源。鲍良畴才一离世,席咏思就起了旁的心思,果然是会咬人的狗不叫。
“乔氏所言句句属实!”事情陷入僵局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喝。
第95章
鲍鸿祯扶着一中年女子缓缓入内,那中年女子中等身材,身着窄袖短衫,外头套着暗红色的长背心。
只见她眉眼舒展,眼角偶然随着表情皱起的细纹并不让她显得苍老,反倒别有风姿。
这人便是鲍良畴年轻时在润州娶的大房,赵谷云。
赵谷云拍了拍鲍鸿祯的手,示意他不必搀扶,接着又对座上两位官员重复了一遍:“回禀大人,妾身可证明乔氏绝无半句虚言。”
杨参军见堂下妇人端庄,脸色稍稍缓了两分,身型稍稍前倾问道:“堂下何人作证?”
赵谷云微微福身,谦卑道:“妾身赵氏,乃润州人士,系燕来楼掌柜鲍良畴之妻,愿为乔氏作证。”
杨参军点了点头,又问:“可你
远在润州,如何为乔氏所言你夫君无法生育子嗣一事作证?”
“自然是有凭据妾身才敢开这个口,”赵谷云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淡淡道,“良畴知晓自己不能再有子嗣后便数次写信回润州要我与他的长子祯哥儿上扬州学习经商。无奈祯哥儿志不在此,良畴只好托我在族里叔伯们的见证下立了遗嘱。”
连珠和康含双二人闻言心中俱是一惊,皆忐忑不安地看向赵谷云。
赵谷云面无表情地将遗嘱递给捕头,漠然转身立于一侧。
长年独居信佛的生活已让她对俗世不少事情都失去了情绪感知能力,对于她而言鲍良畴已经模糊成一个记不清长相的人影,而面前这两位她本应该冲上前去撕咬打骂的妾侍们在心中也只如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一般。
遗嘱字数很短,干脆利落地将鲍良畴名下所有的产业都分了个清楚。
润州的祖宅和祖产留给大房,毕竟一直也是赵谷云在家中打理;茶园还给连珠,茶园与之前连珠刚过给鲍良畴时相比规模稍稍扩大了些。
余下的还有扬州城郊的二十亩水田和一处三进的宅院以及燕来楼。 ↑返回顶部↑